苏州工业园区:渔耕记忆——探寻老物件背后的故事
“水上去,浪里来,披星戴月把网撒,大鱼小鱼才上网,明早上街换米粮”,这首琅琅上口的渔歌,正是那些生于渔船,长于渔船的渔民先辈的生活写照。
曾经的苏州工业园区是一片鱼塘交错的郊外乡村,渔歌唱晚,寒耕暑耘。娄葑金益社区的祖辈们在这里打渔农耕,他们勤劳质朴的精神,在渔耕文化长河里,历久弥新。
苏州工业园区社会保险基金和公积金管理中心在娄葑街道金益社区渔耕文化园组织了一场以“寻回渔耕记忆”为主题的老物件展示活动。渔具、地笼、渔船、鱼叉……这一个个有着鲜明时代的烙印、承载着乡村历史变迁和记忆的老物件仿佛再现了以往的生产、生活场景和过去的渔耕生活。看见这些老物件,老人们重新打开了封尘的记忆,走进旧时光,去感受那个时代的温度。
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三十年,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太湖捕捞退捕工作的落实,曾经的渔民彻底告别过去传统的渔耕生活,迈入了现代化新生活。但老一辈人们创造的渔耕文化、渔耕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发扬。
儿时的小游戏同样让我们难以忘怀,童年游戏不仅仅是简单的娱乐,更是我们情感的纽带,是一代人的共同语言。为增强老物件展示活动的体验感,工业园区社保和公积金中心组织退休人员参观渔耕老物件,同时还精心策划“跳铁皮青蛙”、“翻花绳”、“挑棒棒”等一系列怀旧小游戏。一根绳子、一根木棒,让退休人员们回味那些纯真岁月里的简单快乐,活动现场充满了退休人员的欢声笑语。
“器以载道,物以传情”,普通的老物件承载着情感与记忆,是老一辈人们勤劳勇敢的见证。退休人员通过寻访老物件,发现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如此之大的变化,也愈发感叹起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身处在最好的年代,更应心怀感恩、珍惜当下。
白驹过隙,时光已老,但我们和老物件的故事仍在继续……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