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 议 人:
|
市九三学社
|
建 议 号:
|
001
|
标 题: |
关于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高质量建设新江南水乡的建议 |
||
建议内容: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重要会议、各地考察中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事关乡村全面振兴,不仅是苏州持续推动共同富裕、深化城乡融合、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抓手,也是苏州在创新驱动时代保护传承在地文化、提升城市品质品位、吸引高端要素集聚的重要依托。
苏州始终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分类施策、由点到面深入实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持续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创新推出“红黑榜”、积分制、五治融合等充满智慧的成功做法,打造出常熟“千村美居”、张家港“五彩乡村”、吴江“新江村”等人居品牌,整治成效实现国务院督查激励“三连冠”,并在中国农科院91个大中城市乡村人居环境评价中位居榜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复杂性和点多面广的工作,当前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正处于爬坡过坎、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还存在资源投入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群众参与不充分、长效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一是持续推进力度不够。到2022年年底,全市建成特色康居村4100个,按每年500个的速度,到2025年才能实现保留村庄的特色康居村全覆盖,其余6308个一般类村庄和3975个搬迁撤并类村庄的很大部分,还只是以较低标准进行了简单整治。这些村中,部分涉水“散乱污”企业(作坊)反弹,污染环境;部分农业面源污染未进行整治;部分农村生活污水未得到有效收集治理,随意倾倒垃圾、乱扔污水、建筑垃圾乱堆、厕所乱排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些村民提出“为什么一河之隔、差距如此之大”的疑问。
二是工作方式方法有待改进。突出表现为:部分村庄整治规划设计水平低,片面求新求洋,屡屡出现“给文物穿衣戴帽”,古朴石桥被刷上红色栏杆,自然驳岸被打进不锈钢栏杆,局部水乡风貌遭受到建设性破坏;部分考核标准“脱离实际”和“不接地气”,还有部分考核标准在实施中被扭曲走形,如考核标准并未禁止养鸡鸭,但部分村为了方便管理一概禁止了事,导致整治的经济和社会成本高企,更容易引发干群矛盾;部分村整治方案引入西式模纹花坛和外来珍花异草品种,成为“形象工程”,难以持续维护。
三是各类主体积极性未能激发。如,各项建设活动与日常环境维护几乎全部招标外包,村民自发维护环境的动力未能充分激发;一些试点村的高标准甚至超标准投入导致支出居高不下,管护资金保障不足,“建得起,养不起”,增加了集体经济和基层财政负担;长效机制不够完善,不少美丽菜园、驳岸在一两年后就因缺乏维护而荒废;部门依然存在条块分割,标准和模式协同不够,资源未能充分整合。
城乡差距小始终是苏州最大的特色和优势,“莼鲈之思”“不是阳澄湖蟹好,人生何必住苏州”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乡村对苏州魅力和吸引力构建的意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意义,不仅能够大幅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而且也是吸引人才返乡、推动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激发乡村活力的重要支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场持久战,既需要长期持续的精准投入、顺时而变的方式方法创新,也需要移风易俗的耐心与韧性。
为进一步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高质量建设新江南水乡,建议:
1.目标导向,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从单纯的问题导向向目标导向升级,建设目标要围绕共同富裕、地域文化传承、城市品质品位升级与特色品牌打造、创新创意人才集聚、新经济战略性空间拓展、城市韧性提升等更大的格局进行设计。以此为立足点,进一步优化乡村人居环境顶层设计,给与更大的资源投入和政策支持,在高质量考核中赋予更大的比重。
2.优化方法,探索“四化”推进路径。一是精细化,对规划设计、建设整治和考核的标准进行更加精细化的分类、分层、分期和弹性化提升优化。二是人本化,围绕村中居民以及将要导入的未来居民美好生活需求出发来开展一切工作。三是智慧化,充分协同智慧乡村建设工作,发扬积分制、网格化等智慧化治理成功经验,推动数字赋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四是片区化,进一步总结“三区一线”“两湖两线”等经验,以特色鲜明、目标明确的片区为单元推进各类乡村的协同共进,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的系统整治。
3.创新机制,激发全社会参与动力。落实国家《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改革乡村人居环境建管项目招标外包制度,对符合国家规定的小型村庄建设项目可以不进行招标,最大限度下放权限、减少环节、压缩时限,将技术方案相对简单、建设内容较为单一的小型工程项目(尤其是村级集体经济负责的项目)交由村级劳务合作社负责,将就业、增收与人居环境整治挂起钩来。推行“门前三包”、受益农民认领、组建使用者协会等农民自管方式,推广常熟“五治融合”经验,实施农民参与的“积分制”“红黑榜”,引导培育村民参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借鉴多方携手推进“美丽庭院”创建经验以及杭州文旅赋能乡村的“6+X”计划,鼓励城市各类机关单位和企事业单位与农村结对开展各类创建活动,吸引全社会共同参与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探索“乡村规划师制度”,开展农村人居“人到苏州必有为”计划,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导入更多急需人才支持。
4.聚焦短板,尽快完成宜居村全覆盖。针对部分因种种原因没能轮到康居村建设的村庄,要响应人民群众呼声,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以基本具备现代化生活条件为标准,推进乡村设施标准化建设,完善道路、停车场等基本设施,化解散乱污、脏乱差的突出问题,加强污水垃圾、畜禽粪污、秸秆利用等治理,全面改善乡村整体面貌和生活条件,尽量减少因分级分类不同造成的群众体验差异,积极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
承办单位:
|
主办 | 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
协办 | 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苏州市妇女联合会;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苏州市城市管理局;苏州市民政局;苏州市水务局;苏州市财政局;苏州市交通运输局;苏州市农业农村局;苏州市委宣传部;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苏州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苏州供电公司;苏州市生态环境局; | ||
办理期限: | 3个月 | 答复时间: | 2023-05-29 17:00 |
办理类型: | A:已经解决 | ||
答复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