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 议 人: |
民进 |
建 议 号: |
001 |
标 题: |
关于持续推进阳澄湖水质优化的建议 | ||
建议内容: | 阳澄湖是苏州境内第二大湖泊,是全市战略备用水源,也是昆山饮用水补给水源和工业园区第二饮用水源,同时兼有渔业、灌溉、工业用水、旅游、航运及防汛等多种功能。多年来,社会各界一直强烈呼吁加强阳澄湖的生态保护,市委、市政府也十分重视阳澄湖的生态环境管理。尤其是去年2月份,制定出台了《阳澄湖生态优化行动计划》,从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苏州”的战略高度,一手抓控源截污、一手抓生态修复,全方位实施生态优化三年行动计划,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围网养殖面积仍然偏大、治理举措落实不彻底、面源污染有效控制不够,以致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湖泊自然生态系统由草型生态环境转变为藻型生态环境,且有继续恶化的趋势,急需在重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同时,强化制度落实,力求管理到位,持续推进阳澄湖生态优化。 一、阳澄湖生态环境仍趋恶化的主要原因 1.高标准落实和执行保护法规不够。2007年,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苏州市阳澄湖水源水质保护条例》正式颁布实施。时至今日,阳澄湖水环境不仅没有得到改善,相反还处于恶化趋势,除了《条例》本身在体现“铁腕治污”精神方面有欠缺、或者说有些条款已不适合于发展之中的阳澄湖生态环境之外,与各地各级没有从严高标准贯彻落实《条例》直接相关。 2.保护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不够。当前的生态修复工程主要是阳澄湖岸线驳岸修复以及建设人工湿地,不能在阳澄湖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和转型,由藻型转变为草型上下功夫,阳澄湖的水质难以彻底的改观。而阳澄湖生态保护各项规划实际的落实情况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主要是制定时没有考虑到规划实施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 3.专项保护资金保障到位不够。由于资金保障不足,随着限制围网养殖面积、拆迁涉湖规模养殖企业、关闭重污染企业等一系列政策要求的下达,使得各级政府在对搬迁项目、养殖农户的资金补偿方面困难重重,难以按计划时间进度顺利开展。此外,由于污染企业拆迁、围网面积的缩减带来部份工人失业、农民收入锐减,而补偿保障措施难以到位,已成为制约阳澄湖水污染防治工作各项任务完成的一大瓶颈。 4.区域利益协调和补偿均衡不够。阳澄湖主要入湖河道位于阳澄湖西岸和北岸,在相城区内,而出流河道位于东岸沿线,在昆山、常熟境内。入湖河流的水质恶化直接影响阳澄湖水质。相城区位于上游地区对阳澄湖的保护工作任务重,但直接受益的为下游的昆山、常熟等地区。上、下游区域利益不协调以及在对地方区域污染整治的投入没有按需分配,亦无明确的区域补偿机制;在对管理部门的工作没有考核依据,导致上游区域的管理及工作积极性不高。 二、进一步解决阳澄湖生态问题的建议 1.认识要到位。进一步提升对阳澄湖生态优化工程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一是抓好再发动。结合“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一年的工作实际,组织涉湖各地各部门进行再动员,分析矛盾、研究对策、改进工作,在更高层次上形成“共同治理”的共识。二是强化再宣传。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地宣传保护阳澄湖水质的目的和意义,突出《苏州市阳澄湖水源水质保护条例》和《阳澄湖生态优化行动计划》宣传,增强全社会对阳澄湖水环境保护的忧患意识,努力营造全体市民人人知晓、干部群众个个关心、整个社会广泛参与阳澄湖水质保护的良好氛围。三是进行再落实。进一步细化、明确沿湖各地政府及部门在阳澄湖水源生态保护中的目标、任务、要求和责任,真正形成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2.整治要到位。科学编制修订《苏州沿阳澄湖地区控制规划》,进一步加大阳澄湖湖体岸线生态整治和修复力度。一是要巩固整治成果。落实工业污染治理、船餐、住家船及农家乐集中整治 “回头看”和全天候检查巡查,防止“死灰复燃”。二是要大力削减农业面源污染。进一步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加快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建设。三是要加大农村治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的建设,减少生活废弃物对湖体水质的影响。四是要继续压缩控制围网养殖面积。强化阳澄湖水面生态养殖管理,全部拆除阳澄湖西湖与中湖、中湖与东湖水流交换水域及主要入湖河流围网养殖,严禁在阳澄湖体水域新增围网、拦网、网箱养殖,开展生态放流以推进生态治湖。五是要加速推进清水畅流工程。继续开展湖区河道疏通整治,加大入湖河道及湖泊污染整治及清淤力度,重点做好娄江等12条河道疏通工作、七浦塘拓浚整治工程和以阳澄湖为调节中心的“通江达湖”调水引流工程,加快阳澄湖水体流动,提高水体自净能力。通过逐年努力,使阳澄湖水环境逐步还原成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优质水平。六是要加快实施生态修复。加紧建设和完善阳澄湖保护区生态隔离带及防护林体系,高标准、大力度实施“环湖绿廊”工程。对部分围网拆除的水域需要及时补栽沉水植物等,以还原阳澄湖生态系统。可采取人工种植方式,在湖体沉水植物破坏区域种植适宜的植物,并促进沉水植物生长区面积的外延与扩展,确保湖泊生态良好。 3.投入要到位。一是要努力拓宽融资投入。探索研究生态补偿市场化、社会化运作路子,坚持以地方政府筹集为主,充分调动全社会特别是企业对水环境治理投入的积极性,拓展融资渠道。二是要落实专项投入。常熟市、昆山市、相城区、姑苏区及工业园区政府应确保新增财力的一定比例设立专项用于阳澄湖水污染治理和污水管网的建设。三是要增加公共财政投入。按照全市统筹的原则,由市政府设立生态补偿专项资金,沿湖相关政府也要积极提供配套资金。同时也要积极争取国家、省政府的水污染治理专项资金。四是要确保转移投入。切实加大对保护区内超标排放的处罚力度,处罚所得资金由各级财政充实生态补偿专项资金。 4.监管要到位。政府是阳澄湖保护的主要主体,应加大长效管理的力度。一是要从严治污考核。制定科学合理、公开透明的生态补偿行政考核体系,将阳澄湖保护控制性规划要求转化为地方政府任期考核目标,严格执行入湖河流市、区交界断面水质管理责任制度。二是要有效监控污染排放。建立阳澄湖地区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有效监管机制,探索建立区域内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分配机制,逐步推行政府管制下的排污权交易。三是要强化联合执法。沿湖地方政府要成立阳澄湖水环境专门巡查执法队伍,像重视太湖生态保护那样,对阳澄湖水环境实施全方位、全天候的有效督查监管,确保水质优化提升真正落到实处。 (该提案由民进苏州市委和市政协人资环委联合提出,排名不分先后) |
承办单位: | 主 办 | 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
会 办 | ; | ||
办理期限: | 3个月 | 答复时间: | 2014-5-28 |
办理类型: | A (解决、已经解决) | ||
答复内容: |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市政协第十三届三次会议001号提案的答复 民进苏州市委、市政协人资环委: 你们在市政协第十三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持续推进阳澄湖水质优化的建议》收悉。 首先,非常感谢你们对苏州生态文明建设和阳澄湖水质优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在认真调研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你们进一步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市政府分管领导专门批示要求市环保局牵头形成办理工作计划,并会同沿湖各地和市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办理,4月份又陪同市政协主席会议对提案进行了现场督办。该提案经多次研究会办,现答复如下: 一、主要工作进展 阳澄湖生态优化行动实施一年以来,沿湖各地和市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水质改善情况。从阳澄湖湖体水质看,湖体总氮平均水平由阳澄湖生态优化行动前的劣Ⅴ类改善为Ⅴ类;总磷在Ⅳ类波动;高锰酸盐指数稳定达到Ⅲ类。湖体未发生去年同期的局部水域发红现象,小环藻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从阳澄湖周边主要河流水质看,河流总氮平均水平总体呈下降态势,较阳澄湖生态优化行动之初下降幅度为12%~47.4%。其他指标总体保持稳定,高锰酸盐指数保持在Ⅲ类,氨氮在Ⅲ类上下波动、总磷在Ⅲ~Ⅳ类波动。 (二)重点项目完成情况。阳澄湖生态优化行动2013年重点项目共计七大类75项,截至2013年底,72项已达到年度目标要求,2项开工建设,共计完成资金投入约13.2亿元。 二、主要工作举措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督考核。一是明确目标责任。市政府下达阳澄湖生态优化行动年度目标任务书,明确重点任务、重点项目和责任,各地再逐级分解落实,有效保障了阳澄湖生态优化行动的顺利推进。二是健全决策机制。去年2月,市政府及时调整了市阳澄湖水源水质保护委员会成员组成,进一步提升了齐抓共管、科学决策的水平。三是加强监督考核。通过工程项目进展情况月度通报和不定期督查考核,及时掌握阳澄湖生态优化行动进展情况,及时指导和督促项目责任单位加强对工程的建设、实施与管理,确保各项任务如期完成。四是实施“断面长”制。在阳澄湖湖体及周边主要河流设置了42个断面,明确水质目标和“断面长”,每月监测并通报。 (二)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一是严格执行《苏州市阳澄湖水源水质保护条例》。在阳澄湖保护区,优化沿湖地区产业布局,调轻调优产业结构,实施最严格环保准入门槛、加快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积极腾笼换凤。2013年关闭、搬迁阳澄湖保护区内电镀、化工、印染企业16家。二是实施电镀企业综合整治。严厉打击非法电镀生产,坚决关停违规电镀项目,对污染物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电镀企业,实施关闭。阳澄湖准保护区10家电镀企业中3家已停产,其余7家已完成专项整治。三是推进企业污水接管工程。加快工业企业雨、污分流改造,推进准保护区及上游控制区企业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接管工程,确保工业废水及企业生活污水稳定达标。2013年,常熟市完成2家、相城区完成3家企业污水接管工作。四是积极开展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2013年,准保护区和上游控制区完成33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五是实行结构调整倒逼机制。对准保护区内51家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下达减排任务,制定实施方案,指导企业通过多种措施完成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目标,2013年48家企业完成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任务,另外3家企业已关停。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加快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强化主要入湖河流及其主要支浜近岸污染控制。2013年,昆山市完成君子亭污水处理厂0.3万吨/日改扩建工程;常熟市东南生活污水处理厂0.5万吨/日扩建项目完成土建工程;相城区开工建设渭塘污水处理厂0.3万吨/日扩建工程。大力推进污水管网配套建设,新增污水管网58.1公里。工业园区2013年基本完成了弘德隆地区搬迁和新苏工业小区及肉联厂东侧区域管网建设,完善了浦田生态农业示范区及周边污水管网,共建成污水管网193公里,配套的12座污水泵站,已全部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区域排污全过程监控。市水利局会同沿湖相关部门重点落实济民塘以东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相城区在污水处理新三年工程建设中优先安排阳澄湖保护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完成11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受益3225户,完成投资2867万元,完成阳澄湖镇工业区及凤阳路、沈周路沿线85家企业生活污水接管工作。常熟市完成7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受益992户,完成投资2724万元,在建3个项目。 (四)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削减农业面源污染。一是优化种养结构。常熟市制定出台《关于常熟市开展畜禽养殖业污染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常熟市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规划》,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计划分三年,通过关停、治理措施对全市所有畜禽养殖场实施养殖污染专项治理。二是优化种植结构。在阳澄湖保护区内,增加林地和湿地面积,调整粮食和其他农作物面积,有利于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三是优化品种布局。种植业上推广优质抗病虫品种,水产上推广河蟹和青虾等特色水产品种。四是优化技术结构。沿湖农区修订完善现代生态农业园区发展规划,鼓励发展循环农业,提高农药化肥减施率。五是推广生态种养技术。加快池塘尾水净化设施建设、进排水系完善、池塘改造、生态养殖等工程。2013年完成循环水池养殖升级改造3700亩。六是开展阳澄湖围网养殖整治。2013年,拆除阳澄西湖六个半封闭型资源放流区。七是开展船餐及农家乐整治工作。昆山市完成了对沿湖所有船只的摸底排查工作,目前,已拆除界桥外的5条餐饮船、取缔16家经营户。相城区完成36条餐船与阳澄湖水体的隔离,迁移住家船37条,并正在规划安排将莲花岛船餐进行集中搬迁整治。 (五)推进河网综合整治,大力实施畅通工程。一是推进阳澄湖主要入出湖河道综合整治。2013年,完成80条疏浚河道,12条黑臭河道整治。工业园区在312国道沿线河道专项整治的基础上,对娄江与阳澄湖相连的部分河道进行了清淤和生态整治,进一步改善了阳澄湖及周边水环境质量。二是加强长效管理、巡查和保洁力度。昆山市出动河道保洁人员1.8万人次、船只1.5万条次,打捞各类水面垃圾3万多吨。三是加快实施畅流工程。实施了一大批水资源调配工程,城区西塘河、相城永昌泾口门等工程相继投入使用,积极推进七浦塘拓浚工程和杨林塘西延工程,促进了水体流动。 (六)加强生态修复,落实生态补偿政策。一是积极推进阳澄湖保护区生态修复及生态湿地建设,提高湖区周边绿化覆盖率。重点推进湖泊自然岸线、湖湾和入湖河口生态修复,结合生态清淤工程,积极开展沿岸湖滨带建设,加强湿地建设、管理与维护。2013年启动相城区盛泽湖湿地恢复工程项目等10个湿地恢复工程。昆山市完成阳澄东湖湿地景观公园建设,恢复湖滨带生态湿地800多亩;阳澄湖退网还湖1350亩;湖区疏浚及湖底底泥清淤面积450亩;环湖岸线硬质驳岸改造1.4公里。二是全面落实生态补偿政策。2010~2012年,沿阳澄湖的太平街道、元和街道、阳澄湖度假区、阳澄湖镇、唯亭街道等乡镇(街道),共获得市、区两级生态补偿资金4600万元。2013年,市委、市政府又出台《关于调整完善生态补偿政策的意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标准,预计增加补偿资金50%左右。 (七)实施铁腕治污,强化环境执法监管。加强对阳澄湖保护区工业污染源日常监管,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对阳澄湖二级及准保护区范围内的工业企业、畜禽养殖和临湖餐饮等项目的情况进行地毯式排查。市环境监察支队组织沿湖的常熟、昆山、相城、工业园区四地环境监察大队开展阳澄湖准保护区环境执法互查活动,每月对阳澄湖准保护区范围内的工业污染源开展执法检查。2013年共出动人员15760人次,检查企业6200厂次,查处环境违法、违规行为570厂次,其中行政处罚130起,行政拘留9人次,因触犯刑律移交检察院1起,刑事拘留2人。 (八)拓宽资金渠道,加大投入力度。一是积极对上争取资金支持。市环保局邀请省太湖办、省发改委工程咨询中心到相城区、昆山市调研,和市发改委一起积极争取将有关阳澄湖生态优化行动项目纳入2013年修编的国家太湖治理《总体方案》和省《实施方案》中,以争取更多的省级专项资金支持。二是加大对重点地区资金支持力度。相城区2013年阳澄湖生态优化行动实施重点项目30个,需要投入资金近6个亿。2014~2015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25个,需要资金10.6亿元,平均每年资金需求约为5.3亿元。市级财政从多个方面给予相城区阳澄湖生态优化行动专项补助:每年从市级集中的土地出让金收入中定额补助3000万元;每年从环保专项资金中安排1000万元;每年从支农专项资金中安排5000万元。此外,市财政局积极向省财政厅争取到4000万元用于相城区阳澄湖生态优化行动。 (九)狠抓规划落实,发挥规划引导作用。2007年市政府批准了由市规划局组织编制的《苏州沿阳澄湖地区控制规划》,强调在严格保护水源水质和生态环境,保护沿湖的湿地、生态廊道和公共岸线为前提下开发旅游资源,以自然生态景观开发利用为主,限制人工景观的建设。多年来该规划在阳澄湖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沿湖各地在开发建设中首先想到的是《阳澄湖水源水质保护条例》和《苏州沿阳澄湖地区控制规划》,凡是与法规不符的项目尽力劝退,沿阳澄湖各地开发建设活动得到了较好地控制。随着多年法规的实践,有必要适时加以修订完善,以更好地促进阳澄湖生态保护与沿湖经济协调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提案办理为契机,认真落实市政府、市政协领导要求,抓住影响阳澄湖水质的主要外源和内源,按照精准治水理念,全力以赴、攻坚克难、标本兼治,继续深入推进阳澄湖水质持续改善。 (一)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保护好苏州的“水缸”。阳澄湖是我市重要的战略备用水源,是工业园区和昆山市的饮用水源,相城区也准备在阳澄湖设置饮用水源取水口。阳澄湖保护必须按照饮用水源保护的要求,高标准,严要求,消除所有隐患,做到万无一失。今年,市政府依据去年的工作进展情况,继续制定并下达了2014年度阳澄湖生态优化行动目标任务书,要求沿湖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下一步,市环保部门还将在深入分析阳澄湖围网养殖情况的基础上,加强与沿湖各地和各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督促其按照饮用水源保护的要求针对围网养殖拿出最新的方案。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保护的水平。一是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升级。在阳澄湖保护区内,从环境承载力、饮用水源保护功能出发,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将产业发展重点放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器、工程技术中心、公共服务平台等高技术服务业上,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要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把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作为发展的路径和方向,将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水平提升到新的层次。二是着力夯实基础,提升农村环境。根据城乡发展的阶段和水平,加快推进规划的编制和修订,实现乡村科学布局、合理分工、集约发展。有序推动农村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农民居住向城镇和社区集中,有利于农村面源及生活污染的集中处理,减少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及配套管网的建设及运行成本。 (三)铁腕治污严格执法,确保取得持续成效。严格按照国家、省、市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职责,加强执法,对违规建设、违法排污、肆意侵占水体、非法养殖等环境违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对保护区和控制区内一些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累罚不改的企业用壮士断腕、抓铁有痕的决心和勇气,该关的关、该停的停,该整治的整治,彻底扭转“企业污染、群众受害、环境受损、政府埋单”和“守法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状况。在整个阳澄湖保护区及控制区,对一切可能影响水环境的各类源头紧紧抓住不放,扩大巡查范围,加大巡查力度,增加巡查频次,确保各类污染源切实得到有效控制,确保阳澄湖生态优化行动取得持续成效。 (四)密切配合协同治理,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阳澄湖生态优化行动涉及到多个行政辖区及部门,具体内容涉及到产业结构的调整、饮用水源的保护、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农业面源污染的消减、船餐和农家乐的整治、周边河网的疏浚畅流、生态环境的修复等多项工作任务,以及拓宽资金渠道、环境联动执法等多方面的保障措施。市发改、经信、监察、财政、规划、水利、农委、环保以及公、检、法等各有关部门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周边各地政府将充分发挥治污的主体作用,加强流域上、下游的沟通、协商,形成同心协力,齐心治污的良好局面。市阳澄湖保护办将进一步发挥统筹协调的作用,及时了解掌握各方面的信息,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通过三年全力以赴、攻坚克难、标本兼治的工作,到2015年,使影响阳澄湖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得到有效控制,湖体及入湖河流水质得到明显改善。通过五到八年的持续努力,到2020年,使阳澄湖的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成为水质好、环境美、生态优的优良湖泊。 再次感谢你们对苏州生态文明建设和阳澄湖水质优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年5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