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委员履职> 政协提案> 十三届二次会议

001.关于着力建设美丽苏州,实施环古城河提升工程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4-01-17

本文已被浏览过:

字号:

提 案 人:
城乡建设委
提 案 号:
001

案    由:

关于着力建设美丽苏州,实施环古城河提升工程的建议

提案内容:   苏州是一座因水而兴、历史文化厚重的城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生态保护和美丽苏州建设为抓手,高度重视环古城河保护开发利用,着力打造环古城河风貌,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人气不旺、水陆互动不够、文化气息不浓,沿河缺乏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缺乏牵引繁华的商旅设施,缺乏有效有力的长效管理。现有水上游经营体制混杂、难以管理、竞争无序,加之两岸景观缺乏、岸上活动内容无几,故环古城河水上游项目举步维艰、难以发展壮大。按照“宏观上大气、微观上精细”的理念和“做美古城水文章、再现姑苏繁华图”的目标,我们建议,重新审视环古城河的功能定位,再度谋划其功能布局,画龙点睛、适当适度重建和修复8个历史文化厚重的建筑及商旅休闲设施,实行综合整治、长效管理。
  1.以生态和发展的理念重新审视环古城河功能定位。立足于建设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旅游城市,“深挖历史内涵、浓郁文化品位、提升商旅人气”,把环古城河作为“美丽苏州的靓丽名片、水城旅游的经典之作、宜居城市的绿色长廊、姑苏繁华的历史画卷”来谋划。
  2.打通所有结节。一是新建与环古城河并行的绿色步行道,形成水陆两套循环旅游线路,确保两岸人车畅行,集聚更多人气,吸引和方便游客深度游览古城,深度了解苏州;二是建立水上公共巴士交通系统,定时间、定班次、定线路开通水上巴士,为有需求的市民和游客提供环保、便利的水上公共交通。游船川流不息往来于各个景区之间,吸引更多来苏游客从一般观光游转向深度休闲游。
  3.建造市民公园或广场。在环城河两侧一定比例的地块上,为苏州市民提供亲水、乐水的空间,休闲、娱乐、健身的场所,以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4.统一沿河建筑形态。以深度挖掘和体现苏州人文历史内涵为目标,对沿河现有建筑(古迹、房屋、桥梁等)进行装饰改造,彰显水城风貌特色。
  5.继续实施部分城墙重建和修复工程。一是重建娄门至齐门段城墙。从娄门桥开始,向北再向西,直至齐门大桥,长度约1800 米。其中624米是树木葱茏的土城树林带,宜保持原状。还有1200米则经过长风厂地块和函数(美罗)集团公司仓库后侧,直到齐门大桥东侧的万源公园。二是修复干将桥南至姑胥桥北城墙。此段城墙长450米,大部保存良好,临河地段已辟为公共绿地。
  6.选择性地重建历史上的著名建筑。一是重建娄门城楼。在娄门桥北重建娄门城楼。其意义在于,在娄江的发源地竖立标志性建筑。二是重建望齐阁。在齐门大桥东侧万源公园内新建望齐阁,亦可替代齐门城楼。重建的娄门城楼和望齐阁,与已建成的相门遥相呼应,将使原本冷僻的环古城东北部景观凸显,人气大增。三是重建姑苏台(馆)。在姑胥桥畔城墙上下重建南宋名楼姑苏台(馆),提升胥门地区的景观风貌和商旅人气。四是重建亭子桥(普福桥)。在南门地区,即蟠龙桥与人民桥之间重建亭子桥,则能将古迹起死回生,为运河再添精彩,两岸同时还可兴建临河建筑与廊屋,以供商旅休闲之用,为南门两岸商圈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商机。五是改建南浩街。民居临河部分建成廊棚,使其既能通行游人,又能经商,以便与阊门古运河风貌相吻合。
  7.新建具有独特历史意义的纪念碑亭。环古城河一带曾是一些历史名人的归葬安息之地,如今恢复墓葬显然不合时宜,但可通过竖立碑亭的形式来纪念这些重要人物和历史事件。一是在金门沿河绿地建“古代义士碑亭”。春秋吴国的专诸、要离两位壮士和东汉高士梁鸿,其故居或归宿之地便在西城下,碑亭可采用汉阙形式,以显出其凝重古朴的氛围。二是在南门路一丝厂东侧沿河绿地辟建“三国东吴初创江东纪念碑亭”。以纪念东汉末年孙坚、孙策、孙权在吴郡12年创立东吴国的历史。碑亭同样采用汉阙形式,以反映那个金戈铁马的群雄纷争时代。三是在干将桥北建“吴王寿梦夏驾湖遗址纪念碑亭”。在此建纪念碑亭,一则用以纪念吴国这位开拓进取的著名人物,其二也是在干将路从西进入古城处竖一标志性建筑,以凸显古城风貌和干将路的特色。
  综上所述,实施以上项目,是谋篇布局的画龙点睛,占用绿地也十分有限,不仅不会影响环古城河“绿色项链”的特色,而且还会达到古今相融、水陆互动、商旅繁荣、人气兴旺的效益和效果,真正使姑苏繁华图重放异彩。
  8.建立健全与环古城河功能发挥相一致的长效管理体制机制。一是健全机构,调整充实管理工作班子。为便于景区日常管理,应将现在虚设的管理机构,转换并成立专门的实体性管理机构(公司),统一协调处理环古城河提升工程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一步明确姑苏区、管理机构、以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工程实施单位的责任分工,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为便于管理和吸纳更多的建设启动资金,管理机构(公司)应由国资控股,也允许其他民间资本参股,实行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政府应在资金、政策和项目上给予倾斜,并采用购买服务、监督指导和政策调控等方式实行间接管理,积极扶持其进入良性化的运营状态。二是整合资源,规范水上游运作模式。尽快出台环古城河游船管理办法,尽快解决环古城河游船经营无序竞争问题,做到区域一致,统一标准,有章可循;对于环古城河水上七家游船公司的整合问题,可采用股份制或政府收购的形式进行整合,实行统一规范管理和经营;要组织海事和城管等部门展开联合执法,保障和维护水上游船秩序及游客安全。三是真抓实做,扎实推进环古城河规范管理。进一步明确长效管理的责任主体、资金渠道和内容要求,细化管理责任,及时对接需由专业主管部门或权属单位负责的后续管理、养护等工作任务,把长效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借鉴绍兴、嘉兴等地环城河运作管理办法,积极探索政府转变职能,通过控股或购买公共服务形式引入社会资金和第三方参与管理,确保规范化管理落到实处;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宣传平台,广泛宣传环古城河提升工程的意义,营造良好氛围,凝聚和调动各方力量,人人参与,自觉维护环古城河沿线公共设施和环境卫生,真正使这张靓丽名片更美、更亮。
    市政协城乡建设委与民建苏州市委联名提出。

                        

承办单位: 主 办 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会 办
办理期限: 3个月 答复时间: 2013-6-13
办理类型: A (解决、已经解决)
答复内容: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01号提案的答复
市政协城乡建设委,民建苏州市委:
    你们在市政协第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着力建设美丽苏州,实施环古城河提升工程的建议》收悉。
    首先,非常感谢你们对环古城河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的关心和肯定。在认真调研和跟踪的基础上,你们进一步提出了很多改进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市政府有关领导第一时间作出批示,要求市发改委、市容市政局和苏州文旅集团等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认真研究和采纳实施。经多次研究会办,现答复如下:
    一、环古城河提升工程开局良好,总体进展令人鼓舞
    2012年6月,市委、市政府印发实施《关于推进“两河一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意见》(苏发〔2012〕24号),同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环古城河提升工程是“两河一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中五大工程之一。环古城河全长15.5公里,整治范围包括环古城河内侧100米、外侧150米以内区域。其目标要求明确,即进一步提升绿化品味,增加文化内涵、商业气息、旅游设施,打通沿线道路,拓宽重点路段,完善水上和岸上互动功能,重点挖掘,传承和彰显苏州传统文化精髓。工程实施主体为文旅集团及其所属的东方水城公司,并相应成立环古城河文化旅游景观带管理办公室(苏办发〔2012〕73号)。目前,专项规划修编完成并批准实施;火车站码头、阊门、平门、相门城墙基本完工,娄门(城楼)、齐门桥以东和姑胥桥以北城墙今年将启动保护修缮工作;长岛花园文体公园设计方案通过评审,即将开工建设;沿河12座桥梁装饰业已开工;沿岸部分绿化工程正在施工;原三监、振亚丝织厂、茅山塘地块均已交苏州文旅集团开发建设,正在按计划推进实施;游船、水上旅游线路等整合方案和水上旅游管理办法修订、管理机构设置等举措提上议事日程,《水城项链——苏州环古城河传奇》也已编辑出版。下一步工作重点就是抓落实、促进度、出成效,化解工程实施中的难题与矛盾,使规划、建设和管理有机统一起来,真正形成封闭运行、自成一体、秩序井然、人气旺盛的文化旅游新景观。环古城河一期工程于2013年年底前全面完成,二期工程预计2015年上半年完成。
    同时,市政府高度重视理水、治水,从大系统角度推进环古城河功能品位提升和城区水质改善。2012年6月22日,市委、市政府出台《苏州古城区河道水质提升行动计划》,拉开了苏州城区治理水环境的新篇章。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蒋宏坤专题调研古城区河道水质工作,提出“百分百实现污水入河截流,百分百推行河道轮浚制度,百分百消除断头河,百分百达到河道保洁全覆盖”的总目标,市政府周乃翔市长提出要从“清淤、截污、活水、保洁”四个环节着手,攻坚克难,加强配合,全力推进河道整治工程建设。在去年实施完成干河清淤110条城区河道的基础上,我们积极探索城区自流活水新途径。2012年7月,委托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开展《苏州古城区河网“自流活水”方案》研究,确立了古城区水环境改善利用优质丰富的过境水和完备的防洪、引排工程体系,通过“因势利导、江湖共济、双源互补”等理念,采取“外拉内畅、南低北高、通闸停泵”等举措,通过形成南北水位差,自北南下,分别引入阳澄湖水和西塘河水等“外水”,实现古城“自流活水”新思路。“自流活水”工程包括水源工程、配水工程、辅助工程和调度控制系统四项。目前配水工程中阊门堰、娄门堰、娄东堰的施工围堰已经完成,通过先期调试,城区自流活水的效果初步显现,达到了预期目标。水源工程、辅助工程和调度控制系统正在全力推进,2013年底将基本完成自流活水工程。届时将真正实现古城区活水自流,持续改善河网水环境。
    二、关于若干具体意见和建议
    (一)关于环古城河功能定位。按照市政府批复的环古城河旅游风光带规划方案,环古城河以挖掘文化、传承文化、彰显文化为原则,做足做精水文章,有效挖掘商业价值,提升综合功能,使其成为文化旅游产业的聚集带,再现环古城河繁华风貌,把苏州核心城区打造成真正意义上的东方水城。在环古城河景观提升工程设计方案中,对沿河两岸的可利用地块、驳岸、码头、桥梁、道路、绿化、景观、城墙城门、其它配套设施等均有详细部署安排,物尽其用,充分展示古城水韵精华。
    (二)关于绿色步行道和建立水上公共巴士交通系统。根据规划,环古城河风貌带着力打造完整的水上旅游、陆路交通系统。环古城沿河已建成区域基本做到了车行便捷到达、步行游路完善、船行线路多样。结合盘门绿化景观工程,将建设蟠龙桥至吴门桥段慢行系统;娄门至齐门段城墙修缮工程也已包含绿色步行道。另外此次提升工程中还将规划开放盘门至新市桥段的绿色步行道;这样环城河绿色慢行系统就将实现基本贯通。至于开通水上公共巴士的问题,由于财力缺乏、乘船人流量较小等制约因素,现阶段还不具备开通的条件。目前正在实施水上游船的整合,合理设置游船码头,使水上游与景区游相结合,形成有苏州特色的水上旅游系统。
    (三)关于市民广场或公园问题。本次环古城河提升工程在整个环古城河沿线共规划了6个广场或公园,分别是盘门外光裕里广场公园、相门城墙外广场公园、娄门城墙广场公园、齐门城墙广场公园、姑胥桥至干将桥段东侧公园,长岛花园文体公园。其中长岛花园文体公园因附近居民阻挠而影响工程进度,目前市政府正在协调处置之中。
    (四)关于沿河建筑形态问题。市委蒋宏坤书记就此专门听取汇报,作出重要指示。此次桥梁的改造、新建和美化、亮化装饰工程设计体现了水城风貌、苏州元素,彰显了苏州的人文历史内涵。对于沿河新建与改造的建筑设施,无论是规划设计,还是施工建设,均考虑古今人文、周边环境形态、实际用途等影响因素,做到总体建筑风格协调一致。
    (五)关于修复历史文化遗址问题。在遗址上恢复重建历史建筑影响重大,必须与文物保护法规、历史文化古城保护规划相适应,尊重专家委员会的意见,避免人造现代文物现象,有关决策必然非常慎重。此次环古城河提升工程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根据蒋书记在现场推进会上的指示,以及数次协调会会议纪要精神,在已完成原三段城墙修复工程后再启动娄门至齐门段城墙、娄门城楼、干将桥南至姑胥桥北城墙保护修缮工程。人民桥西侧的景观桥,由于该桥位置位于南门商圈改造范围,已明确由市住建局负责建造,列入2013年城建计划,将根据第五人民医院搬迁进度适时推进,要求在不影响南门商圈整体风貌的前提下,在桥梁规划设计方案中予以完善;南浩街的临河廊棚,目前已出初步规划方案,正在进一步论证中。纪念碑亭将作为环城河文化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听取相关专家的意见基础上积极推进实施。
    (六)关于环古城河的长效管理体制机制。为切实推进“两河一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在开工初期,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就发文明确了相关组织机构(苏办发〔2012〕73号),其中明确工程实施主体为文旅集团及其所属的东方水城公司,并相应成立环古城河文化旅游景观带管理办公室。同时,根据有关会议纪要要求,由市容市政局会同市旅游局修订《环古城河水上旅游管理办法》报市政府颁布。但是考虑到环古城河管理涉及绿化、水利、交通等众多方面,我们将责成相关部门继续展开深入调研,进一步研究探索环古城河文化旅游风光带管理模式,整合资源,明确职责,以期实现高水平长效管理。
    再次感谢你们对城市建设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一三年五月二十九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