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电话:0512-69823030(夜间及休息日) 文化旅游举报投诉:12345

信息搜索: 

苏州市文广旅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 来源: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 时间:2022-09-08 14:49
  • 访问量:

2022年上半年,市文广旅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抓好全系统、全行业疫情防控工作,努力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旅产业复工复产,做到疫情防控与重点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推进”,各方面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统筹推进文旅安全和发展

科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督促公共文化场馆、旅游景区、星级酒店、备案民宿、棋牌室、网约房等文旅场所严格贯彻落实防疫要求,筑牢文旅领域安全防线,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局机关和直属单位共组织944名志愿者、154名下沉干部支援基层防疫工作,在疫情大考中彰显党员本色、硬核担当。全力助推文旅企业复工复产。制定《苏州市文旅行业贯彻落实纾困和恢复发展政策意见的细则》(“文旅纾困十八条”),安排2500万元专项资金,覆盖全市旅行社、星级饭店、景区、备案民宿等8个文旅重点行业5300多家市场主体,并配套出台纾困资金申报指南,打出文旅纾困“组合拳”。各县级市、区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均设立“纾困专员”,为辖区内文旅企业提供纾困政策的分类指导,为文旅企业享受稳岗补贴、租金减免等政策提供咨询和帮助。紧抓安全生6月份苏州市抖音政务号排行榜中,“君到苏州”排名榜首。三场“来苏州旅游都挺好”系列直播活动,十个版块全面参与,观看人次突破203.9万,近200余款文旅产品在直播期间全部售罄,共售6167份文旅产品,总价值近360万元。产工作。开展A级景区和旅游度假区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度假区、景区的假期和节日期间安全隐患排查。推进二郎巷、自建房等既有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加强文化市场执法监管,开展文旅市场养老诈骗等系列专项整治行动,确保文化市场安定有序。

二、全面推广文旅产品和服务

加大文旅营销力度。成功举办“春天苏州旅游季”“夏天苏州旅游季”“苏州人游苏州”活动,开展“百宿之美·入梦苏乡”精品民宿推介活动、乡村旅游节活动,运用小红书、微信视频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宣传苏州文旅,促进文旅市场快速复苏。创新开发主题线路。围绕寻宋江南、春秋吴越、寻觅三国等多个文化主题,推出“苏州人文之旅”江南文化特色旅游线路。以“精典图书馆、特色园林、水乡古镇、核心景区”为代表的“姑苏文章·风雅苏州”入选江苏省首批文化旅游遗产精品线路。提质升级旅游景区。新增1家省级旅游度假区(苏州北太湖旅游度假区),新增3家国家3A级景区(相城区春申西塘景区、相城区吴门望亭运河公园景区、吴江区江村景区)。推进石湖片区景区品质提升,指导古城按照国家5A级标准提升改造(姑苏区建议改为:指导古城进行景区化改造)。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约3708.2万人次,恢复至去年同期的69.7%,实现旅游总收入约843.8亿元,同比下降35.5%,居于全省中位以上水平。

三、主动服务重点企业和项目

对接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开展文化企业走访活动,围绕疫情影响、政策落实等主题,实地调研或电话访谈40余家文化企业,及时向市委、市政府上报产业运行形势和企业发展状况。召开行业协会负责人座谈会,了解企业受疫情影响情况和诉求,迅速组织各有关部门和板块研究会商企业诉求,推动问题解决落实。完善金融服务平台功能。依托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开设金融支持企业专版,推广使用“疫贷码”,提升企业融资便利度。制定金融服务产品方案,对符合条件的文旅企业予以贴息支持。召开银企对接会,搭建金融和文旅企业沟通桥梁,为文旅企业争取金融扶持政策。综合运用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和信用贷款等政策,加强对小微文旅企业信贷支持。搭建企业展示交流交易平台。成功举办第十一届苏州文博会、第二届苏州·中国文化产业峰会等重大活动,开展苏州文旅产业招商说明、苏州文旅企业科技对接等务实活动,推动苏州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及子基金促进文化产业资源对接,助力文化产业更好发展。上半年全市1268家规上文化企业累计营收达1504.5亿元,同单位同比增长3.1%。

四、繁荣发展文艺创作和演出

储备一批优秀原创剧本。成功举办首届“梁辰鱼杯”剧本征集活动,共收到投稿原创剧本258部,成功签约剧本7部,并向全市国有院团和民营院团、青年剧社推介获奖剧本及入围剧本,推动优秀剧本早日转化为舞台艺术精品和文旅演艺产品。创排一批文艺精品力作。7部优秀作品及项目入选2022年国家艺术基金,12部优秀作品及项目入选2022年省艺术基金。中篇弹词《军嫂》、昆剧青春版《牡丹亭》获全省优秀文艺成果奖励。滑稽戏《又见炊烟》、音乐剧《下一站爱人》等4部作品入选江苏省新时代现实题材作品巡演和基层文艺院团优秀剧目展演。创排上演锡剧《雪篷送米图》,演绎廉吏暴式昭恪尽职守、清正廉洁的感人故事。

五、创新推动遗产保护和利用

我局荣获“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称号。7月,我局韩卫兵局长赴北京参加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并接受表彰。起草编制《苏州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实施方案》。邀请中国社科院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为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中华文明探源”专题授课,曹路宝书记主持学习,对文物工作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具体要求。围绕太湖流域文明源头研究、苏州早期文明发展历史研究、吴文化探源研究、苏州古城研究四大课题,明确苏州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的主要方向和研究内容。修订《苏州市地下文物保护办法》。从立法层面确立“先考古、后出让”的基本建设考古制度。起草《苏州市基本建设工程考古工作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细化配套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召开苏州市革命文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解读《苏州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实施办法》,夯实革命文物工作基础,加强革命文物重点工程保护,全面推动革命文物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博物馆之城高品质发展。研究制定《关于推动苏州“博物馆之城”建设意见》《关于鼓励和促进苏州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实施办法》。加大重点项目推进力度,重点培育苏州酒文化博物馆、吴根越角中医药博物馆、太湖书院等一批具有本土鲜明文化特色的博物馆,填补我市博物馆特色行业空白。稳步推进非遗保护。成功举办“5·18国际博物馆日”江苏主场活动、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持续打造“非一般”系列品牌活动。纪录电影《天工苏作》在国外上映,展现苏州传统技艺魅力。

六、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和品质

健全完善公共文化创新发展机制。起草《苏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积极组织国家示范区创新发展复核,接受文旅部评审。开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调研,了解特色空间打造和基层文化站点服务情况。丰富公共文化活动产品形式内涵。精心策划苏州美专建校百年纪念活动,组织系列展演展示活动。启动2022年度公共文化配送,组织文化惠青、惠医、惠她等专项配送。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承办“古版新韵好戏连年——2022年中国十二地传统年画联展”。激发公共文化创作生产活力动力。持续加大群众文艺创作生产扶持力度,18件作品入围第十五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终评,数量居全省首位。遴选12件作品参加第十九届全国群星奖评选,3件作品进入终评,数量全省第一,全国同类城市前列。打造公共文化特色空间。我市17个项目入选省第二批“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对象,18个团队入选省优秀群众文化团队第二批培育对象,数量居全省前列。公共文化特色空间便民服务导览系统正式上线,推出8条城市微旅行线路,引导“苏州人游苏州”,体验城市人文历史。

下半年,我局将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紧盯“率先建成文化强市”“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主要目标不放松,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果,力争全年文旅各项指标进入全省前列。

一、学习贯彻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和省委市委工作会议精神

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市委工作会议精神纳入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重要学习内容,组织开展培训宣讲班,加强宣贯力度。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认清风险挑战,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增强和坚定发展信心,着力办好自己的事情,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切实增强“勇挑大梁”的使命感,锚定目标不动摇,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奋勇争先。落实好省委对苏州“挑重担、扛重责,把经济恢复的步子迈得更大一些”的要求,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坚决扛起全省经济“压舱石”重任,全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努力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造成的损失补回来,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二、推动文旅数字化建设,提升资源转化重构力

构建文旅“137”数字建设体系。着力打造“一个总平台、三大着力点、七个数据库”的文旅“137”数字建设体系,以“君到苏州”智慧文旅总平台为载体,推动文旅服务数字化发展、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文旅治理数字化改革,加快七个数据库建设,重构文旅服务新模式、新业态、新样板。建设“文物资源数据库”,推进“文物建筑建模工程”、文物“智慧消防”工程,打造“文物智慧监管平台”。建设“文化遗产数据库”,对具有苏州特色的文物、古籍、非遗等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实现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建设“戏曲艺术数据库”,为市民提供评弹、昆曲、苏剧的数字体验模式。建设“公共文化数据库”,加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共享水平,优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品质。建设“景区景点数据库”,支持景区开展数字化提升,试点孪生数字景区项目,加快景区景点数字化建设步伐。建设“文博场馆数据库”,实现AR、VR数字化功能运用,逐步推广文博场馆内数字化技术场景运用,实施馆藏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建设“娱乐场所数据库”,强化文化数据要素市场交易监管,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行业协调、自律作用,营造良好市场发展环境。

三、举办重大文旅活动,提升招商招才吸引力

承办第四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招引运河沿线文旅企业参展,同期举办大运河文化发展论坛、大运河数字文旅产业论坛和大运河城市文旅消费论坛,为参展企业提供对话交流平台,吸引更多文旅企业,拓展在苏业务。配套开展夜游古运河、“运河家乡美”短视频大赛暨创作分享会、运河美食“面对面”及系列艺术展演等特色活动,吸引文旅人才参与活动,共创运博会精彩。办好第四届中国苏州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以“乐游江南”为主题,举办“蟹行天下”阳澄品蟹节、“苏式好面”美食寻味节、“苏式鲜羊”羊肉美食节、“苏州好梦”民宿文化节四项节庆活动,推出“人文之旅”“古城探寻”“水韵江南”“江南剧场”主题游活动,联合各板块推出配套活动,结合惠民政策做好深度宣推和国际推广工作。择时赴上海开展招商和旅游推介。抢抓疫后文旅复苏机遇,赴上海举办2022苏州文旅推介及招商会,邀请在沪头部文旅企业、投资机构、会奖和旅行社代表深度对接,进一步开拓上海文旅客源市场,引进优质文旅项目投资。

四、创排优秀文艺作品,提升江南文化感染力

推进文艺精品创作。加快推出新创昆剧《范文正公》、现代滑稽戏《美食家》、中篇弹词《一家人》、苏剧《绣娘》、交响乐《历程的献词》、第一民族交响组曲《江南行》、芭蕾舞剧《壮丽的云》等新创重点剧(书)目10部,小戏、小品、歌曲20余件。开展第四届苏州市“文华奖”艺术展演季、市属文艺院团精品展演、苏州市舞台艺术精品专场演出、苏州市首届雕塑大展、苏州市书法精品展,推出至少15个主题舞台艺术优秀作品,开展至少20场系列展演,新创至少300件美术精品。加大文艺精品供给。实施2022年苏州市公共文化配送项目,创新开展全民艺术提升季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生活中唱大戏、当主角,打造公共文化旗舰品牌。组织开展好文艺惠民大舞台、戏曲进乡村、传统文化进社区、村歌村晚、广场舞等群众文化活动。

五、打响特色文旅品牌,提升全域旅游影响力

加快苏州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制定出台《苏州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以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积极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全力打造具有苏州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景区和度假区。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城市创建。推动常熟虞山文化旅游度假区、东太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吴江运河文化旅游区、苏州乐园森林世界创建国家4A级景区。争创国家和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持续开展乡村旅游精品民宿和精品线路评选。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高地。推进江苏省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江苏省编制《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文旅融合发展方案》,推动环太湖开发水上游线、古镇古村落风情游线等多元素融合的文旅专线,打造世界级滨湖旅游目的地。保护好吴淞江及主流沿线江南水乡古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传统村落等整体风貌,打造文化传承创新的人文吴淞。推广“四季苏州最是江南”旅游品牌。加大产品设计与研发力度,全面宣传苏州四季特色,主攻20-39岁年轻群体,打造微旅游线路、乡村游线路、古城及周边游线路。加大境内外旅游推广力度。在各类新媒体平台提升苏州文旅宣传热度。持续开展北美、日韩、港澳台等境外新媒体综合营销。

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提升开发利用创新力

启动苏州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全面推进考古和历史研究,推进虎丘综改地块等考古重点发掘项目,加大考古成果及遗址展示力度。加快考古博物馆及越城遗址公园建设,推动草鞋山遗址公园申报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加强文物示范区保护利用。完成《文物建筑活化利用导则》《文物预防性保护导则》编制工作,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成立苏州市古迹遗址保护协会,进一步规范文化遗产保护行业管理,搭建行业从业人员交流合作平台。推进非遗保护利用。出台《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推动非遗资源转化,彰显非遗当代价值,传播非遗文化魅力。推动博物馆之城建设。实施“苏州古城无边界博物馆”工程,推动姑苏区博物馆建设,将姑苏区打造为我市“博物馆之城”核心区域。推进苏州考古博物馆、桃花坞木刻年画博物馆、昆山博物馆和吴江博物馆建设,力争早日建成、早日开放。

七、创新文旅服务方式,提升助企惠民保障力

开展文旅消费惠民活动。以2022年度苏州文旅消费季十大专题系列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打造一批“苏式”文旅消费新空间、新品牌、新场景。开展“用数币、抢红包,上君到苏州”活动,面对市民游客精准发放万份锦鲤红包,激发文旅消费潜力。服务文化企业加快发展。贯彻落实市委主要领导关于全力支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示要求,加大载体建设力度、企业招引力度、人才引育力度和金融支持力度,密切对接各地各部门,联系文化企业和重点项目,主动服务、精准施策,跟踪落实到位。助力企业安全生产。全面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严密精准落实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压实“四方责任”、落实“五早”要求。深入推进专项整治“三年大灶”,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月”各项任务。提升公共文化惠民力度。持续实施公共文化特色空间培育计划,打造文旅公共服务新地标和新品牌,形成一批群众出门好去处。新改建旅游厕所20座,抓好群众身边关键小事。执行2022年公共文化配送计划,扩大覆盖范围,更好对接城乡群众多样化多层次文化需求,全年配送文化活动超1200场。策划“全民艺术提升季”活动,通过组织群众文艺赛事活动、提供公益艺术提升培训、支持青年艺术圆梦等形式,引导群众在文化生活中唱大戏、当主角,打造苏州百姓的市民文化节。组织开展文艺惠民大舞台、戏曲进乡村等惠民和自发性群众文化活动。

八、加强党建,以实际行动喜迎二十大胜利召开

强化使命担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紧盯市委、市政府明确的目标任务,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鼓足“挑重担、扛重责”的精气神,形成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在特殊的年份展现特别的担当。发扬“四干”作风。大干、快干、抓紧干、拼命干,努力出实招、干实事、创实绩,主动作为、多作贡献,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严格遵守党章党纪党规,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

相关稿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