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全面落实“八五”普法规划的收官之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提高全系统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水平,助力法治苏州建设,结合实际,制定2025年度普法工作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苏州工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持续提升群众法治素养,为建成文化强市、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二、工作目标
优化普法工作机制。有效发挥局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作用,落实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普法工作纳入本系统工作总体布局,细化领导小组各成员分工和职责,构建实施精准、评价科学、责任落实的评价体系。完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法制讲座、法律知识培训等制度,不断推动普法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创新普法宣传方式。支持文化场馆、景区景点等单位,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场地优势做好普法宣传。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平台,强化普法矩阵,构建多角度、立体式的宣传阵地。
营造良好普法氛围。将普法宣传融入行政执法、市场管理、安全应急、文艺创作等各环节,在全系统共同营造关注普法、支持普法、参与普法的良好氛围。
三、主要任务
1.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等内容纳入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发挥文旅宣传阵地作用,创新法治宣传方式,引导党员干部切实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为法治苏州建设贡献文旅力量。
2.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普法。大力宣传党中央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深入宣传与法治化营商环境密切相关的文旅法律法规。坚持需求导向与精准服务相结合,开展“订单式”普法服务,针对未成年人保护、文物保护、景区管理、旅行社经营、民宿开发等方面,围绕消费者权益、安全生产、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组织专家团队开展法治服务,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3.开展宪法宣传活动。紧扣“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宪法宣传活动,强化国旗法、国歌法等宪法相关法的普法宣传,创新开展宪法宣誓、法治文化展演等特色项目,深化巩固全民对宪法权威的政治自觉、思想共识、法治信仰、情感纽带及实践认同,切实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社会根基。
4.抓好党内法规宣传教育。将党内法规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支部“三会一课”必学内容,深入学习宣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党内法规,不断将法规需求转化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5.扩大文旅法规知晓度。构建“节庆普法+主题传播”联动机制,结合旅游黄金周、“5·18博物馆日”“6·28苏州文化遗产保护日”等重要节点,在文化场馆、景区景点等单位开展“普法市集”等沉浸式活动,重点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法律法规。推出一批普法主题的征集微短剧等活动,拓展新媒体平台在普法工作中的广泛运用。开展“以案释法”活动,增强文旅从业者及群众的法治观念,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6.提升文旅系统干部职工法治素养。通过举办法治讲座、法治论坛、旁听庭审等活动,不断提升党员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组织科职以上干部参加任前法律知识考试,组织新进公务员和执法人员参加行政执法证件考试。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发挥普法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加强普法队伍建设,探索建立普法联络员制度。各单位要调整充实普法工作力量,努力形成全系统各单位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普法工作格局。
2.抓好任务落实。各单位要制定普法计划,推动普法工作与业务活动相结合,开展一批有影响力的普法联动活动,制定面向管理对象、执法对象、服务对象及市民群众的普法责任清单,将法治宣传教育贯穿日常工作全过程。
3.注重普法实效。各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充分利用自身阵地,发挥法治引领服务保障文旅行业发展作用,紧盯主题普法,突出文旅特色,积极探索“法治+文旅”融合普法新模式,用法治思维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