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基层动态
太仓民政:地名赋能农文旅发展 谱写乡村振兴新华章
来源:太仓民政   发布日期:2025-03-26 12:59   访问量:

近年来,沙溪镇积极推进“乡村著名行动”,在抓推广、重规范、促传承、创品牌等方面不断探索,不断织密乡村地名网络,以“地名”赋能农文旅融合发展,为乡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精心谱写乡村振兴新华章。

地名即为风景 风景亦为地名

沙溪镇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近年来,沙溪镇加速农文旅融合赋能,积极打造最美“江南古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互促,主动融入太仓全域旅游发展格局。白云路作为沙溪镇的重要纽带,承载着古镇的文化与商业脉络。这条路不仅是连接太沙线公路的交通主干道,也是贯通沙溪古镇景区的文化传承路,更是超市店铺集聚的商业繁华区。沿着白云路漫步,古韵十足的墙面彩绘映入眼帘,仿佛在诉说着古镇的悠久历史。这里既有现代化的商业气息,又保留了古镇的古朴风貌,成为沙溪镇独特的文化符号,正吸引着大批游客来此一睹古镇的风采。

在香塘艺术田园亲子度假村暨野邻LINEFRIENDS露营村,沿着觅塘路,游客可以抵达布朗熊的农场,这条道路两旁绿树成荫,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步行体验。在半塘路附近,露营村的亲子游乐设施、太空舱休息区和农家乐分布其中,孩子们可以在布朗熊的陪伴下尽情嬉戏,方便游客穿梭其间,感受大自然与卡通元素的完美融合。问渠路不仅是一条交通要道,更是连接游客与香塘村农文旅项目的重要纽带,让游客能够便捷地穿梭于乡村的各个景点,感受香塘村的独特魅力。

用地名承载文化 以文化滋养乡村

半泾村以党建引领,推进农村环境提档升级、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田园乡村地名旅游线路,走出了乡村振兴新路径。村落里的绿阳路、姚泾浜路、鸿业路、泾兴路、钱桥路等道路不仅构筑了交通网络,更是串联起多个农文旅融合项目。绿阳路附近的绿阳蔬果专业合作社,在做好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的基础上不断丰富自身服务功能,提供加工、配送、采摘、观光等多样化服务,促进三产融合。姚泾浜路周边则是田园生活馆(田庐园)农庄,游客可以在这里享受餐饮、住宿、娱乐和自然体验,品尝美味的农家菜,体验垂钓的乐趣。鸿业路、泾兴路和钱桥路则连接了村内的多个特色康居乡村示范点,其中青秧片区还入围了苏州市特色田园乡村名录。

推动地名关联资源“深度融合” 为乡村振兴贡献“有形力量”

沙溪镇注重深耕现代化农业和农文旅融合产业,镇辖区内的庄西村以现代化农业生产和稻田景观为基础,围绕归庄悠久的酒文化和乡贤文化,打造从一粒米到一滴酒的产业主线,探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沿着倪巷路,游客可以抵达庄西村的现代化农业种植区,欣赏一望无际的稻田和现代化的农业设施。庄西路则是通往村内酿酒工坊的主要道路,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传统的酿酒工艺,品尝地道的黄酒。归米路串联起村内的文化展示区和农业观光区,方便游客深入了解庄西村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农业的结合。在周巷路两旁,绿树成荫,是游客休闲漫步的好去处,这里还设有多个观光研学点,让游客可以近距离接触和学习当地的农业知识。浦浜路则连接着村内的特色农产品展示区和销售点,游客可以在这里不仅可以购买到新鲜的农产品和特色手工艺品,还可以体验农文的乐趣。周巷路和葛桥路则为庄西村的农文旅项目提供了便捷的交通网络,方便游客从不同方向抵达,感受乡村的宁静与美好。

下一步,沙溪镇将持续推进“乡村著名行动”,进一步强化乡村地名管理,结合古镇特有的农文旅资源,解锁地名服务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将更多地名文化、地名元素融入农文旅项目和产业中,用地名赋能农文旅融合发展,不断绘就乡村振兴更加生动的隽美画卷。

相关稿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