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统计,苏州高新区常住人口85.12万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占14%,97%以上的老年人会选择居家和社区养老。
近年来,针对“如何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养老需求”问题,苏州高新区积极探索,创新发展医养融合服务模式。通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的整合,搭建健康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照护服务,不断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目前,全区已建成各类养老服务设施80余家,其中养老机构12家,综合为老服务中心6家。
一、政策引领,强化“融合性”保障机制
制定出台《苏州高新区深化养老服务提质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和《高新区社区医养融合服务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等文件,强化政策引导,促进区内医养融合机构高质量发展,提升医养融合服务质效水平。
二、整合资源,建设“集成式”服务阵地
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基层医疗机构合作,整合多方资源,科学设置服务场景,融入家庭医生工作室、老年认知障碍照护、适老化改造展示厅、辅具租赁点、健康教育室等功能场所,建设“集成式”医养融合服务阵地,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服务。
三、制定标准,实行“规范化”管理路径
一方面,统一建设标准,提高服务场所辨识度和公众认同感,并保持线上线下同一性。另一方面,对已建成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进行等级评估,督促提供更全面的养老服务,提高服务能力水平。目前,苏州高新区已完成24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等级评定。
四、连锁运营,提升机构“专业化”水平
鼓励养老机构运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阳山护理院运营7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在苏高新怡养老年公寓设立怡养日间照料中心,打破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的界限,资源协同,融合发展,将专业化的机构养老照护服务延伸、辐射到社区、家庭,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全域幸福养老”模式,带动提升社区居家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五、批量打造,建设“医养融合”家庭医生工作室
发挥带动辐射作用,医疗资源下沉,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在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或日间照料中心增设20家“医养融合”家庭医生工作室,派驻家庭医生团队定期坐诊和上门服务,把医养融合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居民家中。
六、丰富供给,提供“多元化”社区服务
一是提供“一对一”免费居家上门服务。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免费提供生活照料、日常探访、助餐、助洁、助浴、助医、助行、助急等居家上门服务,覆盖1.4万余人。二是依托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开展集体活动。为老年人提供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知识讲座、学习培训、歌舞、书画、图书阅览等服务。三是创新性提供“代际融合”服务。青春社区深化创新“五社联动”机制,通过大学院校学生团队上门走访老年人和“青春艺家”社团以老带小实际案例,提供“代际融合”服务。
七、数字赋能,建立“智慧化”云守护系统
一方面,深化“高新社区”APP平台建设,打造集信息发布、康复辅具租赁、寻医问药、家庭医生服务、网络沟通等功能为一体的社区居家养老智慧服务平台。另一方面,增加“互联网+养老”安全装置,为1500户空巢独居老年人安装烟雾报警器,为160户独居、无人照料老人安装一键紧急呼叫器,并为74位高龄独居老年人发放了智能手环。通过数字赋能,实现应急救护“一键直达”,把服务从被动发现变成主动感知,更好地提升了老年人起居生活的安全性。
强民生,促保障,托起最美夕阳红。苏州高新区医养融合服务体系逐步完善,融合模式不断创新,经营主体参与动力持续激活,服务质量水平不断提升,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在“小社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