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概览 > 高职教育

苏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大家说”(第一期)

来源:苏州市教育局发布时间:2021-12-03 16:18浏览量:字体:

10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苏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苏州“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做好表率”的必要条件。近年来,苏州职业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聚焦高质量,聚力一体化,职业教育规模稳步扩展,结构逐步优化,资源多方汇聚,内涵不断提升,特色日益彰显,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为更好地落实《意见》精神,苏州市教育局面向各市、区教育局、职业院校教师组织开展了苏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大家说”征稿活动,且看大家如何领会《意见》精神,结合实际工作岗位,各抒己见,为苏州打造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样板作出积极贡献。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需要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

葛敏亚  张家港市教育局   副局长

《意见》提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形成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这要求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大力推动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一是持续加大有效政策供给。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科学统筹,突出政策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张家港市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实施意见》《张家港市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等文件,引导全市职业院校、广大企事业单位有效开展校企合作。二是严格落实部门主体责任。建立了由市发改委、市教育局等9部门组成的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各部门在推动区域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的主体责任,通过定期组织开展研讨、调研等活动,及时协调解决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三是全面整合优化职教布局。按照集约集优、共建共享、对接产业的原则推动职教园区建设,进一步优化整合职业教育资源,着力解决职业学校之间资源分布不均衡、学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推动全市职业学校实现规模基本相当、办学条件基本均衡、学校类型结构更加合理的办学格局。大力调整优化职业学校专业结构,结合张家港市智能装备、数字经济等八大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持续做好新专业的申报和老旧专业的改造工作,不断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行业、企业发展能力。

坚持走校企合作办学之路,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丁亮  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校长

《意见》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职业教育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期,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苏州要充分发挥产业和区位优势,从以下三点着手:第一,顶层设计持续深化校企合作。职业教育的核心是校企共同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故其根基在于完备的校企合作。从职教教学的本质出发,顶层设计校企合作,构建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体制,整体推进校企合作。第二,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全面推行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试点,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品牌。太仓中专在模具、机械、机电、数控等五年制高职专业与德企克恩里伯斯、舍弗勒、欧托凯勃、海瑞恩成功进行了现代学徒制试点,深受德企欢迎。第三,抓牢校企共建职业教育课程核心。高质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通过实施高质量的课程来实现,要着力构建起“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鼓励企业建设高质量的“学徒培训中心”“企业学习岛”等课程实施平台,抓牢课程建设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牛鼻子”。

专业链对接产业链,助力苏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周雷  苏州市职业大学高教所研究员

《意见》明确提出要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优化职业教育供给结构,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这为苏州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指明了方向。通过专业链对接产业链,能够不断将产业发展中的新需求、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理念引入专业和课程建设,打通学以致用的“最后一公里”,培养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最终实现专业发展与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以苏州市职业大学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近年来主动对接苏州新金融产业发展需求,抓住苏州设立全国首个小微企业数字征信实验区和纳入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城市的契机,积极推动政校企深度合作,全面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打造了“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应用”等省级精品课程和金融培训品牌,承担了一批金融科技创新应用研究项目,有效服务了苏州金融产业和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获评“苏州市优秀新专业”。因此,苏州职业教育要面向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生物技术等优势产业和新兴业态,加强高水平专业和专业群建设,使专业链主动对接产业链,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层次,打造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苏州样板”!

积极提升本土高技能人才的“产能”和质量

王寿斌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党委副书记  教授

在“机器换人”和智能制造的时代背景下,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已逐渐由传统的“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高技能人才在企业职工总数中的占比越来越高,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数量足、质量优、技能硬的技术技能人才,是企业发展、产业振兴的命脉,直接决定着高新技术和前沿科技能否顺利落地,影响着行业企业创新发展。

积极提升本土高技能人才的“产能”和质量,是我市职业教育推动苏州高质量发展的职责使命,面向绩效激发动力大有可为。建议采取“以奖代投”“后资助”等方式,鼓励不同所有制性质的院校平等竞争、优质育人、扩大“产能”。一是鼓励毕业生留苏发展。对于本地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留在苏州本地就业的,政府财政按人头给予培养院校(单位)适当的“后资助”;二是奖励优质就业。对于育人质量较高,毕业生(两年内)被企业聘任班(组)长和中层管理岗位的,政府财政给予培养院校(单位)适当奖励;三是激励存量人才持续“进阶”。对于在职往届高职毕业生经过后期培养被提拔到核心岗位的,政府财政给予企业适当奖励。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三个关键

孙建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科研处长 研究员

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办企业认可的职业教育、办社会认同的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把握以下三个关键。

一是要大力推进招生改革。职业教育已经明确为一种类型教育,职业院校招生应与普通教育招生分开进行,不应该成为普通教育招生的托底。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事实证明,职业教育完全可以为社会培养骨干栋梁之才,前提是需要多样化生源。职业教育需要通过招生改革丰富生源层次、提升生源质量。

二是要切实开展产教融合培养。职业人才培养离不开学校和企业的合作,职业教育要从根本上破除“象牙塔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人才岗位适应性为目标,根据职业岗位要求,遵循企业的生产规律和学校人才培养规律,大力开展灵活性的半工半学、工学结合、跟岗培养和顶岗培养。

三是要形成尊重技能人才社会氛围。要大力弘扬“劳动光荣 技能宝贵 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广泛宣传技术技能人才的先进事迹,同时制定匹配政策,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家长和社会切实体会到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公共基础课承担文化素质教育“重任”

陆芹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公共基础教学部 副主任  高级讲师

《意见》指出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职业学校教师要提升责任担当和使命感,强化公共基础课的重要性认识,并将认识转化内驱力,最终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我校公共基础课教学部从提升学生文化素质的角度出发,首先,调整公共基础课教研室的工作职能,并进行量化考核,对优秀教研室进行表彰奖励,树立优秀教研室标杆。教研室成员积极开展课程标准研讨,围绕“三教改革”开展活动,将教学质量落实到每位教师、每堂课。其次,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开展项目教学、情境教学等,积极建设公共基础课教学资源库,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服务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能。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总结经验,反思教学实践,不断提升改进。第三,思政课程为主阵地,将课程思政精准滴灌到各个学科各环节,两者紧密联系,互相补充,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实效。

深度产教融合 建设特色专业 

吴倩 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  

随着《意见》的提出,深化职业教育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应该着眼于深度产教融合,建设特色专业,形成品牌效应。

一、形成专业体系,推动试点建设。政府要加强学校和企业的联系,动员优秀企业和学校建立产教融合试点,建立企业学校,形成示范效应。完善政府管理体系,建立企业档案,鼓励各类企业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职业学校与社会资本深度融合,合作共建。

二、丰富教学资源,推动教师转型。学校要推进专业群建设,建设互助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教师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关注国家发展动向,融入企业一线,锤炼专业技能。学校要健全教师培养制度,拓展发展空间,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凸显“行业”与“专业”的双重属性,全面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课程开发和技术服务的综合能力。

三、教学反哺实业,推动企业改革。职业教育一方面要坚持为地方培养技能人才的使命与担当,另一方面要为职业高等教育输送有专业特长和扎实学识的人才。企业要积极改革创新,提升科技含量,重点支持服务战略新兴产业的优势专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相关文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