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专题 > 苏派校长思想汇 > 思想教育

“适合的教育”:共识、共建、共享

来源:发布时间:2018-06-07 15:06浏览量:字体:

  “适合的教育”具有目标共识、思想共识、价值共识、表达共识,直面当下建构未来,朴实易懂,直抵人心。我认为,“适合的教育”实现了教育理论上的突破,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指导下的教育,瞄准未来教育发展方向,解决当下教育问题,从而形成教育良好发展态势的教育形态。“适合的教育”促进了区域教育的战略创新,不仅是教育发展的方法论,也是教育发展的推动力,需要从上到下、从理论到实践、从校内到校外的一体化建构。

  对于学校而言,“适合的教育”将推动学校教育的转型升级。主要表现在,一是推动学校寻找到自身发展的合适路径。比如我在昆山千灯中心小学时提出“一灯一世界”,在乡村小学的优质化办学上做了一些探索。到娄江实验学校后提出“每滴都最美”,因校制宜大力推动“物型课程”建设,也取得了初步成果。这些办学成绩实际上都与“适合的教育”紧密相连。 

  二是推动学校重塑确立合适的价值次序。“适合的教育”是公平价值观下的教育,立足于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维护教育改革的道德正当性。“适合的教育”是协调发展价值观下的教育,让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步提升,身体素质与心理健康共同成长。 

  三是需要有合适的办学权力划分。办学定位上,适合中应该有所超前,适合中必须有所批判,适合中更应该有所引领。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不缺位,不越位。 

  四是需要学校坚持文化立校课程育人。“适合的教育”应当是讲究教育品质,体现学校特色办学的教育。学校必须大力加强校本化课程建设,学校生活要节奏恰当,人际关系和谐,要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五是期望开展工作更多地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渠道。近年来从省到市,以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共同体等推动课程建设与学校文化建构,取得显著成效。一线学校渴望这样的建设平台,应该加强引领、扩展范围、加速推进。 

  六是期望将政策和资源更多地倾斜到乡村。乡村教育好才是江苏教育好。应该进一步加强对乡村学校办学特征、管理模式的研究,有计划有规划建设一批高标准的乡村学校,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校长 储昌楼)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