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专题 > 中共苏州市委教育工委围绕“两聚一高”目标,开展“六个一”基层走访调研 > 重点工作

把温暖送到群众心窝里

来源:发布时间:2017-05-11 16:05浏览量:字体:

  苏州市教育局坚持用真情出实招开展“六个一”基层走访调研

  深入基层“接地气”,走访群众“听民声”。一个个重点项目得到推动,一条条民意受到关注。连日来,苏州市教育局党员领导干部进社区、入企业、访家庭,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使群众利益得到充分保障,群众意愿得到充分尊重,充分激发了群众生机活力。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教育局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坚持群众利益之上。“老大姐,我们来看您了。”在常熟市大义中心小学贫困生顾同学家里,局长张曙一句温暖的话语令顾同学年迈的奶奶激动不已,连忙端茶倒水,“真想不到政府百忙中牵挂我们一家子,真想不到领导会到我这个脏乱不堪的家”!顾星的父亲患有肾病,常年吃药,奶奶手不灵便,全家靠爷爷上班挣钱维持生存。张局长紧紧拉着顾奶奶的手促膝长谈、亲切交流,“您家庭困难情况我已经掌握清楚了,我们会一如既往关注!”并现场协调街道、社区、学校一起完善了帮困助学方案。“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当张局长将救助金送到顾奶奶手中时,老人止不住掉下感激的泪水,“冬天社区给家里送煤球,年初送米、面、油,而今天政府又送来了救命钱……你们都是大好人啊!”“这是我们走访的第一户,接下来还要走访50户贫困家庭,50家企业。”从顾同学家出来,张局长说,“六个一”基层大走访必须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创新载体,开展灵活多样、富有特色的走访活动,确保活动不虚不偏不走过场。

  “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无论古代还是现在,要真正做一个造福于民的好官,贪图享乐是不行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做官就是要尝苦味,使苦劲、出苦力。在教育局各个角落,处处可见“教育惠民”字样。他们已经把密切联系群众乐于其身。在身患尿毒症的姚志民家里,副局长华意刚流下热泪。良田里搭建的样板房四面裂缝,家徒四壁,妻子经受不了打击离家出走,9岁的孩子无人照料,逃学逃课。听到姚志民心灰意冷的话语,华意刚送上慰问品,联系治疗偏方,并鼓励他勇敢面对生活,积极配合治疗。“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时,一定会给你打开一扇窗”。华意刚推心置腹谈到,“不患得患失,不悲不喜,坦然接受,淡然处之......”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情实意的话语,设身处地的考虑,深深打动了姚志民,表示会振作精神,争取早日康复。

  俗话说:“心有灵犀一点通”。该局在走访中感到,人与人之间只有注重心灵的沟通,加强情感的交汇与交流,才能心心相印。因而,他们把能否走进群众的内心世界作为衡量工作的主要标准,坚持每周与结对社区群众进行思想交流和心灵沟通,把群众平时想什么、关注什么、期盼什么记录备案。“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窝,才能接上‘地气’、赢得民心。”局长张曙在走访动员部署会上掷地有声,“走访要走心,每名干部必须自觉做到与群众心贴心,及时了解群众的冷暖疾苦,掌握群众思想的发展变化。”

  大走访就是一次让群众述苦衷、道苦水的过程。“一些矛盾和问题的长期积淀,尤其是买房难、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日益突出,群众意见较大。面对群众的埋怨和恼怒,不妨就把走访变成一次群众的心理宣泄活动。”随行人员陈琳坚定地说,“心平”方能气顺,领导干部只有虚心当听客,喜欢听牢骚怪话,乐于听“骂声”,才能收集群众的真心话、心里话。

  走访走到心里,慰问慰到家里,摸摸贫困家庭被子暖不暖,闻闻困难家庭饭菜香不香。教育局领导干部每到一户都给群众带来感动。截至目前,已采集到5类现象43个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