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专题 > 媒体报道

总书记回信的新安小学,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来源:交汇点发布时间:2021-06-28 17:10浏览量:字体: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的少先队员们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来自习爷爷的回信。

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祝他们和全国小朋友们节日快乐。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指出,当年,在党的关怀和领导下,“新安旅行团”不怕艰苦,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以文艺为武器,唤起民众抗日救亡,宣传党的主张,展现了爱国奋进的精神风貌。

信中提到的“新安旅行团”,与新安小学有着怎样的关联?新安小学,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了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馆长顾学让,听他讲述于抗战烽火中成长,一群小好汉的不凡岁月。

一群小好汉,风云5万里

“新安旅行团”的母校是淮安新安小学。

1929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创办淮安河下古镇莲花街新安小学。除学习算术、国语、美术等课程外,学生还需参加劳动。然而,随着日寇侵华步伐的加快,孩子们再也无法安心读书。

1935年10月10日,国家民族危亡关头,新安小学第二任校长汪达之决定,带着孩子们组成“新安旅行团”,以长途修学旅行的方式,践行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团结民众、宣传抗日救国主张。

“首批新旅团员共14人,都是男孩,他们中年龄最大的17岁,最小的只有12岁。”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馆长顾学让告诉记者,“这支年轻的队伍从淮安出发,坐着小轮船从运河一路南下,到了镇江,即当时江苏省政府所在地,希望得到地方先贤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从这一年开始,团员们深入工厂、农村、学校、码头,通过投稿、演出舞台剧、售卖进步报刊、播放抗日电影等方式,宣传抗日救亡。

“从1935年到1952年,17年里,前后团员达600余人,行程5万多里,遍及22个省市区。”顾学让说道,“华东沪杭地区这算近的,最远到过大西北,新旅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开展救国宣传活动,被誉为‘中国少年儿童的一面旗帜’。”

毛主席为其亲笔复信,周总理给予乡音问候

周总理一直关注着,这个来自家乡淮安的儿童团体。 

“新安旅行团”于1938年6月从西安来到国民党战时的临时首都武汉,时值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7月1日,周恩来、董必武和邓颖超等热情接待了“新安旅行团”顾问汪达之和“新安旅行团”总干事、党支部书记徐志贯。 

“家乡出了你们这个抗日的儿童团体,我很高兴!”周总理亲切地抓着他俩的手,用浓浓的乡音说。

汪达之和徐志贯简单汇报了“新安旅行团”3年来的工作情况后,周总理接着说:“你们跑了半个中国,走了两万里路,为抗日救国奔走呼号。现在抗战已经一周年,要争取最后胜利,你们还要努力工作,希望你们立即投身保卫大武汉的运动!”

没有辜负周总理的期待,这个团体成为抗日阵地上一支不可多得的小生力军。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新安旅行团”退至苏北抗日根据地。随后,“新安旅行团”成立了苏北工作团,积极开展工作。至1945年3月,已有18万儿童在新安旅行团的组织下加入抗日儿童团。

抗战胜利后,“新安旅行团”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汇报工作情况,表示将在党领导下为建设新中国继续奋斗。1946年5月20日,毛主席亲笔复信:“新安旅行团全体同志:来信收到,极为感谢!祝你们努力工作,继续前进,争取民主中国的胜利。”

追随新旅足迹,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淮安市淮安区县西街,新安小学坐落于此。校园深处,静静矗立着周总理与新旅小好汉们的雕像。小好汉的耳畔没了轰鸣炮火,取而代之的,是学生朗朗的读书声。

“新时代,新旅精神需要代代永存。”顾学让告诉记者,“‘新安旅行团’首批14名团员中唯一健在,只剩下现年99岁的曹维东老先生,现居于北京。新安小学与他有着十年之约。从1985年开始,每十年一会。曹老身体不错的时候,甚至会大老远从北京跑回淮安来,和孩子们分享他和团员们的不凡岁月。”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经过多方联系后了解到,今年4月,曹老身体状况不佳,但仍不愿缺席“十年之约”。顾学让与新安小学校领导前往北京,看望曹老,一同重温新旅精神。

厚植红色基因,新安小学借鉴新旅成功的育人方式,着力构建“敢为小先生、能做小主人、争当小好汉”的“三小”育人体系。“一群小好汉,是陶行知对新旅的赞誉,也是我们新时代培养学生的目标。”顾学让说。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相关文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