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适老版

苏州绿色出行创建秉承为市民提供更为优质、个性化的出行体验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古城保护、科技创新,注重规划引领与全面保障,致力于构建多元一体顺畅衔接的城市绿色出行体系,优化平衡交通资源配置,努力实现交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经过三年建设,苏州绿色出行比例超过70%、绿色出行服务满意度超过90%,30项建设任务全面落实,各项创建方案目标指标和绿色出行考核评价指标基本完成,绿色出行创建取得扎实成效。

夯实基础设施,致力融合创新,绿色出行环境支撑有力

构筑顺畅联通的绿色出行基础设施

  • 完善城市道路网络

    稳步推进城市道路建设,加快构建高快一体骨架网络和“十四横十四纵”城市主干网络,推进跨区域道路和支路微循环网络建设,打造内畅外联的绿色出行道路基础设施,创建期间推进40余项道路建设工程,道路里程持续增长。

  • 构建轨道交通骨干

    2021年开通运营轨道交通5号线,轨道线网长度达到210公里,位列全国地级市第一,全力推进轨道交通6、7、8号线及S1号线建设,绿色出行骨干网络更完善。推动轨道场站综合开发,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在城市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促进城市用地与轨道交通协调发展。

  • 建设公交优先设施

    结合城市道路改扩建,推动公交优先设施和道路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用,开展公交专用道实施后评估,持续滚动优化公交专用道设置。创建期间施划47.3公里公交专用道,新增48个公交优先交叉口。探索试点竹园路公交信号主动优先、星湖街HOV合乘车道等形式,提高公交专用道使用效率。

  • 打造友好慢行环境

    完善步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建设,构建连续通达的慢行绿道网络,优化完善环古城河、环金鸡湖慢行步道,持续推进“两河一江”慢行步道建设。开展人行道净化整治行动,不断提升道路空间品质。

  • 提升无障碍化水平

    高标准推进无障碍出行设施建设,主要道路盲道铺设率超过85%,公共交通车站、综合客运枢纽无障碍设施逐步规范化、系统化。加大无障碍公交车辆推广力度,逐步提升特殊群体乘车的便利性和舒适性,建设苏州市出行无障碍综合服务平台,为特殊人群提供便捷的出行和生活服务。

推进各种绿色出行方式多维度融合

  • 加强绿色出行衔接融合

    树立公交轨道换乘“零距离、零费用、零等待”理念,加强轨道公交两网融合,促进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协调互补、融合发展。推进轨道站点周边公交站点布设,轨道交通站点100m内公交车站覆盖率提升至96.0%,绿色出行更加便捷。加强轨道公交信息融合,探索运营信息互通,在轨道站提供公交实时换乘信息。精准匹配公交轨道运营时刻,运营“零等待”公交接驳线路。完善轨道站点、旅游景点、大型商业综合体周边慢行通道及接驳设施建设,加强高峰期间公共自行车调度管理,构建一体衔接、顺畅便捷绿色出行链。

  • 多样化公交服务供给

    立足市民多元化、品质化出行需求,探索常规公交多样化、个性化发展。优化公交快线,发展支线微线,打造层次分明、定位精准的常规公交线网。定制化公交运营模式,开行通学、旅游、乐龄、接驳等9大类120多条多样化公交线路,公交进小区、进医院、进学校、进景区,为市民提供定制化、高品质、有温度的公交服务。

  • 优化公共骑行系统

    持续完善公共自行车系统,创建期间建设公共自行车站点479个,新增公共自行车2.2万辆,市区公共自行车租赁点超过3300个,公共自行车十万辆,空间布局持续优化。规范试点投放3万辆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打造差异化、规范化、一体化的公共骑行系统,慢行出行更加便捷。

  • 公共交通支付更便捷

    实现公共交通非现金支付方式全覆盖,非现金支付比例达95%。依托“苏周到”APP发布公交一码通,实现轨道、公交扫码乘车功能。实施公共交通换乘优惠政策,轨道交通、常规公交换乘优惠全覆盖,并将交通运输部全国交通一卡通纳入换乘优惠范围,政策实施以来,为市民减免出行成本超1亿元。

突出实效实施交通需求管理政策

  • 大力开展小微堵点疏通

    扎实推进城市道路交通堵点治理,打通“断头路”“瓶颈段”,保障路网畅通。强化占道施工工地周边交通组织管理,提升优化学校、医院、商圈、景区四类重点部位交通环境,定制提供公交服务产品,城市道路交通秩序更加安全通畅。创建期内累计完成70余处小微堵点疏通。

  • 强化道路交通秩序管理

    开展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大提升行动,实施通行秩序优化、信号智能控制、施工区域管理、停车资源整合、重点交通组织等10方面任务,推进交通管理质态提升,城市交通出行更加安全有序。增设节假日管控圈,对重点景区周边道路实施单向通行措施,建设东汇公园等4处旅游换乘中心,引导自驾游客换乘绿色出行方式前往景区,最大限度保障古城交通畅通。

  • 综合施策交通需求管理

    在古城区分区域、分时段、分车种实施限行、控行、禁行等交通管控措施,有效控制交通总量。加强差异化静态交通需求管理,实施多样化的停车治理手段。整合收费优惠政策,对轨道P+R停车场、新能源汽车实行停车优惠。推行差别化计时停车收费政策,实施智能停车、诱导停车,用经济杠杆和智慧手段调节区域停车需求。

发展绿色装备,建设示范区域,绿色出行水平稳步提升

深化绿色出行能源结构调整

  • 加快新能源公交车辆推广

    2020-2021年累计购置车辆1342辆,全部为新能源公交车辆,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辆比例达到92.4%。加快新能源出租车新增更新步伐,鼓励出租车辆采用新能源车辆,创建期间市区新增和更新出租车中新能源车辆比例达到67.4%。

  • 稳步扩大充电设施规模

    推进公交场站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设施建设,优化新能源公交车充电网络设施布局,创建期内建成公交充电站56个,现有公交充电站131个,充电桩1446个,有效服务新能源公交车充电需求。简化充换电设施建设审批流程,强化配套电网容量保障,建设形成“布局合理、贴近用户、便捷高效、智慧互联”的充换电服务网络。

  • 加快新能源应用探索

    探索光储充放多功能综合一体场站建设,在金山路停保场探索试点光伏系统应用,推进平海路保养场、交通运输指挥中心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推动公共交通领域氢能源试点应用,购置3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辆,建设1座加氢站,开展氢能源公交线路试运行工作。

因地制宜建设绿色出行示范区

  • 立足整体保护,塑造古城区绿色出行建设样板

    在苏州古城区构建以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为主、旅游交通为特色的绿色出行体系,倡导“轨道+”出行模式,强化轨道与公交、慢行的衔接,优化提升公共交通供给。建设特色街巷,加密公共骑行车辆投放,打造生态绿色、舒适宜人的古城出行环境,促进古城整体保护和活态保护。强化古城交通需求管理措施,制定差异化的停车管理政策,引导交通出行结构持续优化,古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5%以上。

  • 贯彻零碳导向,打造太湖生态岛智慧生态示范

    倡导生态环境导向(EOD)开发模式,依托生态农业、旅游业,以建设生态岛全域网联运营区为定位,建设自动驾驶文旅生态岛、智能网联产业新集群和智能交通运营发展新模式。基于全域自动驾驶,发展无人驾驶公交,争创国内第一个MaaS商业化运营的生态示范岛,探索智慧低碳出行新模式,打造绿色出行生态文明示范样板。

  • 区域协同发展,推进毗邻地区绿色出行一体化

    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突破行政壁垒,探索省际道路一体化建设模式,实行统一标准、统一设计、联合审批、统一建设机制,高标准完成康力大道建设,推进多项省际、市域断头路和连接公路建设。持续推进毗邻公交互联互通,完善跨省毗邻公交线路对接协调沟通机制,共同推动毗邻公交设施融合、运营融合、政策融合。全市开通省、市、县三级毗邻公交线路56条,实现毗邻县公交通达率100%、省际毗邻镇联通率100%,有效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科技创新引领,注重人文关怀,绿色出行服务深入人心

科技赋能驱动绿色出行智慧发展

  • 探索升级智慧公交管理体系

    持续深入完善智能公交系统,完善“一个平台、两个中心、四类系统、六种服务方式”建设,深化公交大数据分析应用。试点竹园路公交信号主动优先建设,运用V2X等车路协同技术,实现公交车辆与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实时联动,提高公交优先设施利用效率。

  • 深化智慧交通管理系统建设

    完善出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新一代道路全息感知体系建设,完善交通信息诱导服务体系,构建集路面动态诱导、停车静态诱导、互联网发布等多种发布方式为一体,公共发布和个性化发布相结合的交通管理信息发布平台,打造“苏州智行”出行信息服务品牌。

  • 持续推进智慧停车系统创新

    持续完善智慧停车信息平台,加强多级智慧停车管理平台数据对接,接入动态停车泊位数量46万个,推广停车管理新模式新技术,加快停车场智能化设备改造,进一步提升公共停车设施信息化服务和监管水平。

注重人文关怀强化模范典型引领

  • 加强绿色出行宣传

    连续14年开展“绿色出行月”、“公交出行周”主题宣传,组织丰富多样的绿色出行宣传活动。通过定制公交有奖征集、绿色出行知识竞赛、“绿色出行,感谢有你”用户回馈活动、公共自行车骑行体验、免费公交出行体验等贴近市民的活动,推进绿色出行理念深入人心。

  • 强化人文关怀

    持续开展绿色出行特殊群体关爱行动,实现老年人、残疾人、学生等群体公共交通票价优惠全覆盖,特惠群体客流量占比超过60%。开展老年人公共交通出行服务改善活动,发放老年人出行手绘地图、公交出行导乘图,打造公交“乐龄专线”。开展儿童友好出行交通设施示范工程建设,对标志标线、公交设施等进行适龄设计,营造安全、有序、稳静的儿童友好出行环境。创新公交“守护车”公益项目,以公交车为载体串联爱心守护网络,累计为超过800名迷路老人和儿童提供应急救助。

  • 关爱从业人员

    强化公共交通司乘人员关怀,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培训、健康体检,建立司乘人员健康档案和困难人员帮扶机制,解决公共交通一线职工实际困难。建立完善职工工资决定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员工收入稳步增长。

  • 选树模范典型

    开展公共交通企业文化建设,加大对优秀驾驶员,星级驾驶员的表彰和激励力度。开展“行感苏城”、司机文化节等评选表彰活动,选树100多名公共交通行业服务标兵、20多名各级劳动模范,形成以全国劳模顾玉琴为代表的先进典型队伍,推广“顾玉琴工作法”“钱伟雅服务法”等为代表的苏式公交特色优质服务,引导行业持续提升技能、创新服务、良性发展。

绿色出行建设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推动的城市发展策略。苏州将继续紧抓绿色出行和公交都市建设发展契机,加快推进绿色出行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推动绿色出行与城市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积极营造绿色出行良好环境,持续提高绿色出行服务品质,打造“人民满意公交”,让绿色出行成为首选,为推进绿色交通发展,服务“交通强国”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作出积极贡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