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中心认真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以基层党建“书记项目”为抓手,紧盯公务用车管理全流程各环节,持续提升公务用车“全生命周期”管理质效。
一、“紧”在源头,把好更新购置“入口关”
坚持“非必要不更新”原则,从源头上降低公务用车运行成本。将车辆更新年限从8年提高到12年,同时要求行驶里程需达18万公里以上,压紧公务用车更新购置预算“总盘子”。进一步加速公务用车“新能源化”,原则上车辆更新全部选用新能源汽车。加强购置审核把关,2024年公车购置数量同比下降54%,2025年申报购置数量同比下降37.5%。
二、“紧”在日常,把好使用管理“过程关”
加强建章立制,完善并汇编相关制度文件24个,推动公车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严格车辆运行经费审核管理,确保公车维修、油料、ETC、保险、租赁等费用清晰、全面。调研车辆租赁企业13家,明确公车租赁最高限价,加强《常熟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务出行租赁车辆指导意见(试行)》的落实落细。聚焦派车、维修、保险等关键环节,上半年抽查16家单位,发出规范公车管理工作提示函2份,督促整改问题25个。
三、“紧”在末梢,把好信息平台“监督关”
依托公车智能化管理平台以及北斗定位系统,全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1300余辆公车全面落实“标识化、平台化、信息化”管理要求。通过平台可视化操作,实时监控车辆运行状况和运行轨迹,有效防止公车私用等违规行为,实现透明管车、有效督车。利用平台数据分析,加强车辆编制管控,引导教育、住建及卫健系统近两年主动缩减公车编制36个,每年节省公车运行经费约150万元。
(张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