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依法行政工作总结

时间: 2022-02-10 13:00 来源: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访问量:
【字体:

为全面落实《江苏省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2021年苏州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各项任务,2021年全市人社系统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市局党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局中心工作,按照年初确定的打造普法宣传制度化、行政决策规范化、营商环境最优化、法治监督常态化的法治人社建设目标,积极协同相关部门全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政策研究,强化执法监督,为开启“十四五”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提供法治保障。年初,我局再次被评为2020年度苏州市法治政府建设先进集体,获评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行政应诉办理工作优秀单位,在2021年度市级部门普法履职评议中获评优秀等次,“法治人社”建设取得一定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情况通报如下:

一、强化党建引领,落实普法责任,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

(一)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法治人社建设。为落实好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党史学习教育中,并率先垂范,开展法治专题学习6次。同时,要求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严格落实法治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检查、同落实的责任,贯彻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制度不打折,促进依法行政能力水平提升。市局机关各支部积极行动,认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等,并推动领导干部“述法”工作落实。通过学习,各地各部门法治意识不断提高,法治人社建设成效逐渐显现。2021年昆山市人社局就以“三下降两提升”作为人社法治建设主题,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市局党组把听取法治人社工作报告作为重要工作,系统推进法治人社工作落实。

(二)做强做优人社党建品牌,当好服务民生先行军。近年来,市人社局积极开展“活力人社惠民先锋”、“1+8”党建品牌矩阵建设,以服务民生为主线,开展系列政策宣传、服务指导,建立完善“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恳谈会制度,通过倾听基层百姓心声,促进人社政策再优化,服务能力再提升。2021年我局先后召开15期30余场各类恳谈会,与400余名企业代表或基层群众面对面交流,收集意见建议460余条,并逐项落实,受到群众欢迎。

(三)纵深推进普法责任制落实,强化普法宣传教育。为进一步推进普法责任制落实,市局修订完善了《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实施意见》,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人社法治宣传教育网络。为进一步提高人社干部法治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我们先后邀请法学专家以“人社大讲台”形式组织开展新修订《行政处罚法》及行政执法合法性、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等培训,落实旁听庭审活动,参训干部职工240余人次。强化全市劳动保障专兼职监察员和协理员培训,组织相关培训4次,涉及1046人次。努力强化窗口服务技能提升。近年来全市各级人社部门积极构建以赛促学、学用相长服务技能提升机制,大力提升窗口单位工作人员为民服务解难题的实际能力。2021年在全省练兵比武竞赛中,苏州代表队荣获全省设区市第2名。我们还认真学习省、市“八五普法”规划,研究落实人社“八五”普法工作。

(四)设课堂搭舞台说理释法,全方位打造人社普法阵地。2021年,为进一步强化人社政策法规宣传,我们积极探索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一是开设“人社法治”课堂,让普法教育“活”起来。通过创新开设“普法E课堂”专栏,开展“创业政策线上竞答”活动,组织“创业大课堂”,广泛宣传人社政策法规,到目前为止,“普法E课堂”已发布33期;“创业政策线上竞答”活动参与人次达15433;举办“创业大课堂”10期。二是搭建“人社法治”舞台,让主题活动“动”起来。2021年市局团委等部门联合姑苏区、工业园区、高新区人社局开展“普法维权办实事一窗服务惠青商”法治宣传系列主题活动,开展“阳光仲裁庭审观摩”“蓝盾护航青听分享会”邀请80多家企业代表和40多名青年劳动者“零距离”旁听劳动争议的案件庭审,“以案说法”分享维权案例提升了企业和劳动者的法治意识。三是凝聚“人社法治”力量,让人社政策“明”起来。市局创新组建由全市人社系统16名人才工作业务骨干组成的“惠企助才政策服务团”深入企业宣讲人才政策。组建“社保小蜜蜂红色代办”志愿服务队走进企业开展社保普法宣传服务。今年以来,“惠企助才政策服务团”送政策“上门”,为900家企业现场“问诊”;小蜜蜂宣讲团开展各类线上线下宣讲26场,受众数量800余人次。与此同时,积极与新闻媒体合作,参与“十点说法”、政风行风热线直播活动,通过央视、《新华日报》《中国劳动保障报》《中国组织人事报》《江苏工人报》等主流媒体播报刊发苏州人社工作报道37篇,唱响人社普法宣传主旋律。发挥好人社自媒体“两微一端”政策宣传功效。在“苏州人社”微信公众号推出“微服务”“微政策”“微指南”三大模块,“苏州人社”微博、“苏州人社”“苏州人社发布”微信公众号推送新闻648条,关注度不断提升,现有用户已达179万人。我们通过“阳光观前•惠企讲坛”等形式开展32期用人单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培训,参训用人单位3923户。春节期间组织开展17场次农民工学法和专项检查普法活动,发放《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业务服务索引通》《社会保险政策宣传口袋书》《就业创业口袋书》等宣传资料14000份。

二、深化政策研究,强化风险防控,推进依法行政科学决策

(五)坚持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深入基层对标超差。为进一步推动我市人社工作走在前列,市局领导亲自挂帅走基层、进企业,了解民情,组织课题调研,体验服务质量,找准努力方向,取得丰硕成果。今年局领导主动作为,带领各相关部门深入一线,对立项的32项调研课题,特别是7项重点课题认真组织调查研究。目前各项课题已基本完成,局领导重点课题调研报告作为读书调研活动成果报市委宣传部,同时我局呈报的4篇论文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论文征集评选活动中获奖。2021年6月我们启动领导班子“体验一线流程攀新高”活动,以找准新标杆、拿出新作为、再攀新高度为目标,7位局领导深入基层,对8项人社业务办理提出改进意见,促人社政务服务不断优化,目前各项目改进工作均已落实。

(六)充分发挥法律智库作用,化解疑难法律问题。针对近年来人社领域政策法律风险排查,以及执法监督和信访处理中发现或遇到的疑难法律问题,我们会同法律顾问以及相关法律专家认真研究,先后召开专题专家论证分析会10次,有效化解3起长期信访案件,研究落实了市、区职能划分赋权等20余个问题。并与工伤保险部门联合建立工伤疑难案例双月案例分析会制度。2021年市局与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建立苏州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培训基地和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教学实践基地,强化理论研究,推动合作共赢。我们还结合当前形势,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王健法学院共同开展新就业形态课题研究,在全省率先出台新业态劳动用工指引。

(七)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严格规范性文件管理。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为落实好《苏州市“十四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这个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我们会同局办公室依法依规履行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程序,并及时报备。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规定,对我局起草修改的《苏州市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和《苏州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2个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和我局制定的《苏州市社会化职称评审管理办法》开展合法性审核、廉洁性审查、公开征求意见、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全面梳理2020年度政策性文件175件,并汇编成册。开展政策性文件公平竞争审查回头看,共审查文件346件,开展相关行政规范性文件涉行政处罚法清理活动,共审查各类文件66件。

三、优化合规指导,加强执法监督,促进行政执法行为规范

(八)推进柔性执法,着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根据市委、市政府优化法制化营商环境,注重包容审慎监管的要求,市局及时研究制定人社“免罚轻罚”清单2.0版,发布从轻处罚事项5项,免于处罚事项12项,落实宽严相济的法治精神。针对人社部门监管中的“高频”违法行为,市局编制《苏州市人社局企业行政合规指导清单》,帮助企业强化行为合规意识,快速、简明、准确地排查行政处罚风险点,有效预防和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清单》共26项,逐项列明违法情形和法律依据、合规指导建议,让企业真正感受到“有温度的执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通过江苏省市场监管平台认领审批信息777条。

(九)强化执法监督,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为强化对人社部门行政执法的监督,我们组织开展了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落实情况调研活动。通过调研进一步推动各地制度落地见效。为进一步推进执法规范,市局组织开展行政处理处罚、行政许可、工伤认定等案卷的评查,共评查47份案卷,通过交叉互查,以评代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发现问题、防范风险的能力。为全面落实合法性审查制度,加强行政执法行为、行政复议诉讼、信息公开和各类法律文书(合同)的合法性审查,各部门积极配合,主动提供审核资料。目前,局已法制机构会同法律顾问近年来已审核各类材料71件,其中出具书面审查意见书41份。为强化行政争议监督,我们通过行政复议应诉案件定期统计分析,督促各地各部门规范执法。到目前为止,市局受理行政复议案件57件,办理行政诉讼案件60件,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并注重通过调解化解行政争议,2021年市局受理的行政复议案件调解结案率达28%。

四、转化服务理念,促进“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十)实施综合柜员制改革,促进人社服务提质增效。根据省统一部署,市局积极推进综合柜员制改革,将原社保中心、就管中心服务大厅改造为苏州市人社政务服务大厅,将未纳入集中办公的服务场所规整设置为人才、工伤、维权3个专业大厅,成立人社政务服务窗口管理办公室,实行统一管理。整合服务窗口,实行分类综合。调整主服务大厅布局,优化功能服务。增设自助服务设备、电脑13台,113项高频业务开通网上申报渠道,优化28个综合窗口,设置“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跨省通办”及面向老年人和困难群众的“爱心岗”2个特色专窗,提高人社服务效能。

(十一)推动证照分离改革,落实行政权力下放。根据省、市证照分离改革要求,积极推动劳务派遣行政许可等3个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业务办理时限压缩85%。今年以来,全市实行告知承诺的人社业务事项办件数量已达3700余件,企业群众纷纷点赞。与此同时,我们采用内部核查、信息共享、实地核查、行政协助等方式加强承诺核查和事后监管。常熟市人社局就创新人力资源服务与劳务派遣许可及事中事后监管手段,形成行政许可、行政检查、行政指导和行政执法相贯通治理新模式。我们认真落实省级事项开发区赋权有关工作,与行政审批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开发区(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区)省级管理事项赋权承接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了赋权我市14个开发区行使的三个审批事项,并对业务指导、审管衔接、数据双推送、强化监管等提出具体工作要求。

(十二)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持续推动办事材料清减压。为进一步强化业务经办的标准化、规范化,今年我们对人社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进行了全面梳理,编制278项办事指南,制定249项政务服务工作制度,同时编制发布集全市各级人社经办服务及社银平台相关银行3088个网点的人社政务服务地图。实施人社部门“一件事一次办”,推动高校毕业生落户、用工参保登记等跨部门一件事事项落实。通过关联业务打包,实行一窗集中受理,一窗统一反馈,方便群众办事,今年以来一件事累计办件已达2.9万件。对62个人社政务服务事项实行两个“免于提交”,199项业务实现不见面网上办,其中苏州特色服务47项。28项人社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吴江区人社局积极探索沪苏同城工伤康复协作发展。签订《青嘉吴三地工伤保险工作合作框架协议》将上海市工伤康复定点机构纳入苏州市协议范围,实施工伤认定及劳动能力鉴定三方互认。

五、实施分类监管,开展正向激励,推动人社信用体系进一步完善

(十三)强化信用信息归集,注重应用信息应用。市局认真落实信用体系规范和年度工作要求,向信用平台做好数据归集报送工作,报送法人红名单信息52条,行政许可双公示信息8条,行政处罚双公示信息3条,通过信用平台申请信用审查11批次。

(十四)创新开展分级分类监管,强化失信监督。发布并推动《苏州市劳务派遣单位劳动保障信用等级评价管理办法》及苏州市地方标准《劳务派遣单位信用等级评价规范》落实落地,完成全市2021年劳务派遣年度核验和信用评价工作,根据信誉等级实施分类管理,建立市级随机抽查检查对象名录库。实行C类单位纳入“双随机”抽查检查机制,对发现用工防线隐患的单位,发放用工风险提示函259份,对231户存在重大风险的单位实施约谈。制定《2020年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方案》强化工程建设领域欠薪源头治理向社会公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63件,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3件。

(十五)创新提升监管效能,落实正向激励。全面开展全市6811家劳动保障A级信誉单位复评及817家2A级以上信誉单位评定工作,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带动作用。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度苏州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培育评估工作的通知》新增331家企业认定为2020年度“苏州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对往年度1903家“苏州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继续予以确认。落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七部门关于对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加强正向激励意见》《关于对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给予正向激励的意见》,向市信用办推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名单,列入企业法人“红名单”。

六、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优化执法维权新路径新方式。

(十六)擦亮维权服务品牌。2021年全市各级人社部门持续推动“一窗式”劳动保障维权服务的覆盖面,实现市、县区和乡镇(街道)三级全覆盖。市局“优化青年劳动者维权服务”项目被市委依法治市办评为2021年度全市“关爱民生法治行”活动暨法治建设满意度提升工程优秀项目。为更好服务群众,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及时更新全市劳动保障维权信息,扩大全省欠薪维权二维码覆盖面,以方便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就近就地维权。工业园区人社局研究发布全国首个电子劳动合同争议处理规则,“电子劳动合同标准”和“劳动关系大数据运行管理机制”被纳入省自贸办《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二批创新实践案例》进行复制推广。高新区人社局强化对企业的动态监管,及时发现企业管理隐患,并实时对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提醒和预警。姑苏区人社局深化开展中小微企业“人力资源助理派遣服务”活动,组织开展用人单位劳动用工“法治体检”服务,对体检中发现企业在劳动用工存在的问题及风险开具诊断书“体检报告”和“建议书”,督促企业规范整改,有效预防控制矛盾纠纷。

(十七)打好根治欠薪“组合拳”。为根治企业欠薪顽症,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多措并举,重拳出击。一是坚持源头治理。全面梳理全市367个镇(街道)政府投资在建项目资金拨付和工资支付情况,组织开展春节前工程建设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自查自纠。持续开展根治欠薪红榜家装企业培育评定活动,规范家装企业工资支付行为。二是坚持系统治理。健全市、县(市、区)、镇(街道)三级根治欠薪工作领导体系,不断完善工作机制。调整充实市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专班力量。编印根治欠薪简报。三是坚持依法治理。大力开展欠薪线索核处专项行动,持续开展根治欠薪夏季、冬季专项行动,保持治欠高压态势。2021年度分两批公布共15起拖欠劳动报酬典型案件,发布五期43件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信息,纳入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对象4个,对恶意欠薪实行“零容忍”。常熟市人社局积极采取防控结合措施,出台《常熟市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应急处置和突发性事件处置应急预案(试行)》。对存在违法违规的情况,开展多部门约谈,依法处理。

(十八)打好专项整治“攻坚战”。为全面履行劳动保障监察职责,今年全市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先后开展了女职工劳动保护专项监督检查、夏季高温劳动保护专项检查、劳务中介整治行动、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执法“百日行动”等各类双随机专项检查11次。

(十九)推动纠纷化解“多元化”。为进一步推进调解仲裁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全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调解部门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多元化解,优化服务质量,妥善化解劳动人事争议。工业园区积极探索多元化纠纷调解机制建设,创新推出“人社-公安联动调解机制”,汇聚多部门力量,充分发挥前端调解工作优势,全面提升劳动争议调解质效,预警隐患化解率达100%。张家港市人社局打造“1+X”联动调解,成立苏州地区首家女性主题调解工作室,为不同受众群体提供多样化的调解服务。吴江区人社局与区人民检察院、区人民法院签署《破产企业劳动争议处置衔接会商纪要》,建立了全国首个“破产企业劳动争议处置衔接机制”。

                  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1年12月28日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