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警务动态
太仓警方:守护千年文脉润泽江海安澜  “三位一体”护航古镇新生
来源:苏州市公安局   发布日期:2025-04-16 15:06   访问量:

雾未散,在位于长江入海口的浏河古镇,巡逻队员的脚步声叩响青石板,六百年时空长河泛起阵阵涟漪——明永乐三年,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在此起锚杨帆,将东方文明的星火播撒远扬;六百多年后,太仓市公安局浏河派出所用“传统警务+现代科技”织就的防护网,守护着这座见证过历史风云的“江尾海头第一镇”。

近年来,浏河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智慧警务融入文物保护,建立共治体系助力文旅发展,延伸警务触角治理长江生态,守护千年古镇的平安脉络。

古韵新护

守好文脉传承“活化石”

始建于元代的浏河古镇被评为第九批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现存天妃宫、明代水师阅兵台、朱氏老宅等多处文保单位,另有散落于街巷的6座古桥、12块碑刻等古迹,共同构筑起江南水乡的时空坐标。其中天妃宫正殿的4根金丝楠木柱,历经六百年风雨仍泛着温润光泽,檐角悬挂的“四海通达”匾额,见证了当年万国来朝的盛景,也让这里成为长三角地区祈福文化的盛行地之一。

“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最怕‘星火燎原’。”社区副所长倪庆庆介绍,浏河古镇临街近80余幢木构建筑,是长江口现存较大、保存较完整的的明清木构建筑群之一,也是印刻江南建筑风格的“活化石”。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迹,浏河派出所将文物保护纳入平安建设重点工作,坚持“以防为主、精准施策”的原则,积极构建“人力+科技”的空地一体防护网。

在“地面”,由每日值班民警、巡防辅警、协管员组成的“古镇巡逻队”身着荧光马甲,以其独创的“五步防火法”(一查电气线路、二清易燃堆积物、三检明火隐患、四验消防通道、五讲安全常识),白昼时分重点在九曲桥、碑刻长廊等部位做好巡逻防控;傍晚后则将巡逻重心转向古镇18处文保单位和木质结构居民区的防火防盗。

在“空中”,派出所依托综合指挥室集情报预警、研判分析、指挥调度于一体的“智慧大脑”,完善古镇的治安监控排布,确保木构民居“无盲区、全覆盖”。      

同时,无人机搭载热感镜头,每日两次对古镇全域进行空中巡查,着重在清晨、深夜两个重要时间段,利用热成像功能对马头墙群等部位进行巡查探看。

此外,浏河派出所还积极会同文旅、规划部门夯实基础工作,织密织牢文物安全防护网,让这些承载着“海上丝绸之路”记忆的古迹文物在烟火气中安然挺立。去年以来,累计清除隐患点237处。

文旅新篇

绘就平安共治“同心圆”

青石巷里飘来海棠糕的甜香,河埠头传来摇橹船的欸乃声,浏河古镇在历史与现代的交响中焕发新生。据悉,这座开放式景区年均游客量突破25万人次,尤其在五一、国庆期间,更是人潮涌动,单日峰值突破1万人次。在熙攘人群中,古镇“景警管家”志愿队如星点跃动——这支由民警与网格员、商户组成的18人队伍,正以“主人翁”姿态守护着古镇的温度。

“孩子别怕,阿姨带你找妈妈!”清明假日期间,古镇人头攒动。米酒铺铺主李阿姨发现店门口站着一名哭泣的幼童,立即通过“景警管家”通讯群上传照片,并将孩子带往景区服务站。正在服务站执勤的民警询问孩童相关信息后,同步呼叫景区步巡警力和综合指挥室信息查询、视频巡查,很快取得家长的联系方式和具体位置。不到10分钟,母子已在服务站相拥。这样的温情场景,正是“多元共治”模式的生动注脚。

“沿街商户是我们的‘安全瞭望哨’。”倪庆庆说。为织密这张“共治安全网”,浏河派出所在景区服务站配备“一警两辅”警力轮值驻点,设置失物招领点、休息椅、直饮水等便民设施,同时组建了由民警和网格员、商户组成的“景警管家”团队,通过在景区流动巡逻,围绕游客吃住行游推出“快速响应”机制,配合治安座谈会、安全检查以及反诈消防等宣传活动,全力做好隐患排查、纠纷调解和车辆疏导等各项安全服务保障工作。

此外,针对节假日人流高峰,该所还创新“潮汐警务”,动态调整巡逻路线,加强安防保障;与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等部门紧密配合,整治旅游乱象;通过无人机喊话疏导客流,加强宣传引导,提高游客安全意识。去年以来协助找回失物260件、调解纠纷47起。

生态新卷

书写人水和谐“新范式”

“粮艘商舶,鳞次栉比;高樯大桅,集如林木。”这是《太仓州志》记载的当年浏河古镇(古称刘家港)作为长江沿岸的商贸重镇,商船云集、昧旦永日的繁忙景象。

浏河古镇依水而建,因水而兴。距离浏河古镇不远处的渔港路码头,既是曾经繁盛时期的重要商贸集散地,也是眺望长江入海的绝佳观赏地。水声潺潺与鸟鸣啾啾交织成曲,贯穿古镇而经过渔港路码头汇入长江的7.5公里水道,见证着浏河派出所的“碧波守护”。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片宝贵的自然资源,浏河派出所联合环保部门及社会力量,成立生态守护志愿队,经常在古镇河道、江边滩涂等区域开展捡垃圾、植树造林等志愿活动。联动渔政部门“进码头、上渔船、访渔民”,普及环保知识,鼓励渔民共同维护长江水域的生物多样性。在距离古镇4.2公里的江滩湿地公园,民警联合志愿者们协助环保专家定期进行珍稀候鸟监测,还开展多项科普教育活动,提升群众对于湿地功能及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如今,水岸交织的生态图景中,千年古港正以警民共治的生态实践,谱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篇章。

(来源:《苏州日报》 新闻中心编)

相关稿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