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滴!”3月13日深夜,在长江江畔芦苇荡上空自动巡航的警用无人机突然发出蜂鸣警报。“3号江段发现异常人员活动,存在非法捕捞风险!”市公安局锦丰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大屏上,“护江智慧云图”同步跳出预警信息,值班民警迅速下达指令,将无人机切换追踪模式,持续向就近渔政、长航公安及派出所巡逻警力发送实时坐标,同时,调动周边2个高空“鹰眼”实时监测……这是锦丰派出所依托“护江智慧云图”多源数据、多方力量融合发力的一个缩影。
作为长江十年禁捕的先行者,更要不断巩固长江大保护的工作成效。”锦丰派出所所长俞喆介绍,针对长江岸线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锦丰派出所整合汇聚农业农村、水利、渔政等部门及临水单位的前段感知资源,推动跨部门数据共享,探索建成“护江智慧云图”,实现24小时水域监测“一图感知”“一键预警”,不断织密“水陆网空”立体化巡防网络。
不仅如此,锦丰派出所还主动协调长航公安、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联合开展长江沿线区域巡查、联合执法和定期会商,共同守护一江安澜。今年以来,平台已推送各类预警信息37条,联动处置效率提升近40%。
为了给生态屏障注入更多“内生力”,锦丰派出所广泛吸纳村(社区)工作者、退捕渔民、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组建7支护江网格队伍,充分发挥地熟、人熟、情况熟的优势,配合民警共同开展护江工作。同时,将长江岸线划分为7个责任江段,并制定《护江职责清单》,明确非法捕捞巡查、污染源排查等6大类18项任务。
在锦丰派出所临江驿站,护江队员、退捕渔民老李将自己近30年的捕鱼经验转化为护江技能,指导年轻队员辨识鱼群洄游路线:“春季鱼群洄游,往年常常在这片‘产房’甩籽,得重点盯防。”老党员王阿姨凭借二十多年的江边生活经验,多次协助科研队伍开展水质检测、生物多样性检测。95后志愿者小张,不仅将《长江保护法》编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还带着前来江畔研学的孩子们将潮汐涨落、鱼群洄游的规律绘成生态图谱……
“老把式传经验、年轻人添创意,护江队伍各展所长,也推动生态保护工作更加精准、高效。”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拍到的江豚嬉戏画面是往年的两倍!”常年在此处观测野生动物的摄影师邓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