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珍贵的礼物,也是最好的家庭教育之一。陪伴孩子是讲究方法的,有的陪伴不仅无效,甚至还有着反作用。父母的陪伴存在哪些误区?怎样才能有效地陪伴孩子?一起来看——
陪伴是一种成长方式,也是一种教育态度。董卿在《朗读者》里说:“陪伴是一种力量,在这个世界上,失去了陪伴,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对于孩子的成长,陪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如今,有的家长全职在家陪伴孩子,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效果。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说,陪伴是一门学问,并不是与孩子待在一起那么简单。
陪伴的问题在哪里?
陪伴是“工作模式”,还是“亲子模式”?
陪伴孩子,尤其是职场父母陪伴孩子,常常是白天工作累了一天,回家后稍微调整下心情,再扮演父母的角色。但是,这样的陪伴往往还是用工作模式,而非亲子模式。
工作模式是什么?注重效率,注重结果。工作能增强我们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提升自我价值感,但同时也充满了焦虑感。用工作模式陪伴孩子,我们总是以任务为重,以目标为核心,以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为路径,以快节奏的方式在陪伴。比如,当我们紧盯着孩子结果的时候,当孩子做得不够好、不够快的时候,当孩子的表现达不到我们预期效果的时候,父母就会陷入一种挫败感。而在催促孩子的过程中,整个陪伴就显得仓促而紧张。于是,和孩子一起经历的时间就会变得不愉快,好玩的事情也会变得不好玩。
亲子陪伴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由各种美好的时光片段组成的。陪伴不是一个亟待完成的任务,其意义和价值在于享受这些时光片段的过程。
再者,孩子的大脑发育本身是不具备效率思维的。人的大脑中,使我们进行高效思维活动的物质叫做前额叶皮质,它掌管着我们的效率思维。成年人的前额叶皮质是发育完全的,而孩子的大脑发育只完成了一半,这不只是指尺寸发育,而主要是指孩子的大脑缺乏处理问题的能力。比如,成年人出去一趟,目标意识很明确,为了买东西,为了办件事,为了散步……而孩子就是为了与外部世界接触,追求外部感官刺激,他关注的也许是一个小水坑,也许是一棵小草,甚至是一片糖纸。而这些细微的片段,正是智力和创造力提升的关键。
因此,亲子模式的陪伴,就是要从“结果优先”转化为“过程优先”,在陪伴过程中,我们能够与孩子共情,充满童心,充满好奇心,调动我们自身积极的情感,与他们同频共振,同喜同乐。美国丹佛大学自尊研究心理学家苏珊·哈特(SusanHarter)说:“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支持和关注,会带来孩子的高自尊和积极的自我关注。”当我们把自己从工作模式转化为亲子模式的时候,孩子就能感受到:我是安全的,我是值得被爱的,我所处的世界是喜欢我并欢迎我的。
陪伴是“假装陪伴”,还是“全情投入”?
有家长常说:“我对孩子的陪伴那可是寸步不离啊!”但其实,表面看是在陪着孩子,实际上却在做着“隐形失陪”的事。为什么呢?在物理层面我们确实与孩子同处于同一时空当中,但实际上却在玩手机,看电脑,想着自己的工作,或者干着别的事情。当孩子过来找我们的时候,我们只是心不在焉地应付,完全对孩子不感兴趣,且别说情感的交流,连孩子的需求都没有关注。这样的陪伴,只是“陪”,而非“伴”,孩子的内心仍然是孤独的,缺乏安全感。
你是否真正关注孩子,孩子是有体验和判断的。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忽略、被敷衍的时候,他会认为是我的表现不能轻易得到父母的情感投入,有的孩子会愤怒,有的会消极,甚至对抗。如此,作为父母的我们,不仅失去了了解孩子思想和情感的机会,同时也失去了与孩子创建亲密亲子关系的机会,到最后把自己降格成了一个“保育员”。这就是“假装陪伴”,而且低质量的“假装陪伴”比“缺席陪伴”更无益处,甚至起着反作用。
所以,想要培养一个情绪稳定、阳光积极的孩子,父母就要全情投入到陪伴当中,用心感受孩子的孤独,用心倾听孩子的苦恼,用同理心体会孩子的悲伤与快乐,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内心世界。陪伴时间仅仅是一个尺度,更重要的是提升陪伴的质量,在陪伴中建立情感的链接,给孩子带来精神上的安全感,帮助孩子驱逐孤独和苦恼,从而为孩子的成长赋能。
陪伴是“紧张控制”,还是“双向愉悦”?
有的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时候,确实做到了“投入”,非常认真地陪孩子。但是,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把陪伴变成了管控。在孩子玩耍的时候,非常仔细地监管着孩子的一举一动,这儿太高,不能去攀爬,万一摔着了;那个太脏,不能去触摸;孩子写作业,这一笔没有写正确,要擦掉,重新来……
有的父母很是重视陪伴的内容,把陪伴变成了一种掌控,一种条件。“这个游戏与学习无关,我不跟你玩。”“你要是考试达到95分,我就陪你玩。”
有的父母把本是一段温馨的陪伴时光,变成了挑剔时光。“你怎么那么慢!”“这画的鸡咋画得一点儿不像!”“你看你坐没有坐像,站没有站像。”一场好好的陪伴,让孩子感受到的是紧张,是焦虑,是被否定,家长感受到的也是沮丧,是失望,甚至很难受地认为:我的孩子怎么离自己的期待那么远。
这不是孩子出了问题,而是我们对孩子的期待出了问题。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师、育儿专家苏珊·施蒂费尔曼说过:“虽然孩子达不到我们期望会令人沮丧,但我们之所以失去冷静,其实不是因为他惹人生气或不听话。我们失去冷静,是因为我们认为他不应该惹人生气或者不听话。”换而言之,我们得了“完美父母综合症”,认为自己的孩子就应该是自己心中理想的样子。
培养平常人,要有平常心,把孩子还原成一个真实的孩子。在陪伴孩子的时候,不论是遇到开心的事情,还是不开心的事情,我们都要接受并引导孩子的情绪和情感,与孩子一起分享心灵。在这样充满爱和尊重的氛围里,我们再与孩子进行深入的交流,孩子感受到的是丰盈的爱和温暖,父母收获到的是幸福和满足,家庭氛围也变得温馨而美好,双向的愉悦便油然而生。
有效陪伴的出路在哪里?
1.真实地接纳
对于自己的孩子,我们需要学会真实地接纳。一个孩子来到世界上,从一无所知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这个过程他需要感受到父母对他无条件的接纳和爱,进而他才能学会自我接纳和自爱。
真正的接纳是没有任何条件的。我们对孩子所有的期待都只是父母自己的一厢情愿,而孩子本身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着自己的特性和禀赋。所以,我们要接纳孩子的什么呢?首先,他需要尊重,需要我们去理解他的情绪和感受,一旦一个人的情绪和感受被别人理解了,他就感觉自己得到了重视,情绪就会很快离去。再者,我们还要接纳孩子的观念,任何观念改变的前提都是接纳,先让孩子明白父母是无条件在爱他,接纳他,然后再因势利导,孩子才更愿意朝着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另外,我们还要接纳孩子的当下,一个孩子好与不好都是真实的,我们都要接纳。当一个孩子的行为不可理喻的时候,是因为他的观念是错误的,但是当他所有的样子都被父母接纳的时候,才有引导他观念改变的可能,因为只有接纳,才能产生最有力量的教育效果。
同时,我们还要接纳自己,接纳自己有些事情是做不到的,接纳自己作为父母是不完美的。如果父母不接纳自己,就无法接纳自己的孩子。学会接纳我们的不完美,陪伴孩子的过程,便也是成长自己、完善自我的过程。并且,我们还要接纳现实,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们都要选择接纳。只有接纳自己和现实的父母,才能懂得和孩子保持界限,懂得尊重孩子,并且又不失去自我。懂得接纳自我的父母,他的心态是客观的,他会认为我不完美,孩子也不完美,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爱着彼此:我不完美,你不完美,但我们可以互相变得更加完美。如此,陪伴就变成了一场入心的双向成长。
2.积极地倾听
当我们陪伴孩子的时候,还需要积极地进行倾听。倾听孩子话语背后的感受和需要,哪怕孩子的观念是错误的,行为是错误的,我们都要积极地倾听孩子,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被尊重,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如此,我们父母才能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实现有效地陪伴。
倾听孩子时有什么要求呢?我们需要温和的态度,愉快的心情,专注的目光,并能够蹲下身体,让孩子们感受到父母的爱护,以及平等的态度。这样在陪伴孩子时,才能真正做到有效倾听。
倾听时如何形成双向互动呢?可以用“五步法”——
第一步,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父母需要把自己的感觉和愿望放在一边,当孩子犯错时,我们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受和期待压下去。
第二步,停下手中做的事情,专注地倾听。当我们专注地看着孩子,其实就是告诉孩子:你很重要,你的话很重要,你对我很重要。
第三步,镜子式反馈。把孩子的所思所想所感,按照本来的样子反馈回去,不带任何个人情绪和个人意见,实事求是地陈述孩子的感受。
第四步,在幻想中满足孩子的愿望。“要是此时来一支马良的神笔就好了,这样我们宝贝就不用做作业了。”其实这样的幻想孩子知道是不可能的,但是却能让孩子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并感受到被关心和被理解。
第五步,进行引导。这个时候,在倾听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性意见,孩子才更容易接受。因此,在陪伴孩子的时候,做到积极倾听,是走进孩子心灵世界的不二法门。
3.健康地回应
积极倾听的同时,还需要健康地回应。孩子的观念是在回应中得到强化,所以在陪伴孩子时,我们需要积极健康地回应,才能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观念,进而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回应可以从精神层面和行为层面两个方面进行。
精神层面,需要“多给予,少限制”。多给予孩子心理方面的营养,多陪伴孩子,让他感受到安全感和充盈的爱,从而获得价值感,实现健康成长;少限制孩子的思维,放飞孩子想象的翅膀,大胆鼓励孩子积极地去思考,大方地去表达,勇敢地去探索,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更好地发展孩子的大脑思维,锻炼良好的心态。
行为层面,需要“少给予,多限制”。在陪伴时我们尽可能地不要去包办代替,让孩子懂得自我建构,学会独立,习得坚韧的品质;同时,我们也要懂得任何事情都是建立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完成的,在遵守规则和道德底线的框架下满足孩子的需要,从而教会孩子做一个自立自强自律的人。
4.用心的方法
陪伴孩子,要实现有效,还需要用心。回家后,调动积极的情绪,穿上睡衣,自动调整为亲子陪伴时光,在陪伴孩子的时候做到专注;充分抓住零碎时间陪伴孩子,“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是有的”,有心,用心,一定就有时间;当自己不在孩子身边,也要与孩子建立情感连接,比如给孩子留下一个便条,经常给孩子一个拥抱,积极向孩子表达爱意。能够花心思,想方设法为孩子的未来做有用的陪伴,做用心的陪伴,才是最有效的陪伴。
其实,有效的陪伴就是有效的培养,用心用情而有效的陪伴应该变成一种育儿常态。父母足够重视,足够耐心,足够投入,足够尊重,足够接纳,孩子才会在这样有效的陪伴中,既实现身心上的健康成长,又获得思维和能力上有益的发育和提升。
(作者单位系重庆兼善中学蔡家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