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阶段,郑州市消协接到了几起老年人有关电信诈骗类的投诉,通过对案件的了解发现,随着互联网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出现了一些打着“服务老人、关爱老人”旗号的电信类诈骗,因老年群体对电子智能设备知识欠缺,不能熟练操作手机等电子设备,对通过手机登陆某些程序进行个人信用贷款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不了解,成为了骗子们的首选对象。为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守护老年人消费安全,郑州市消费者协会特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注意以下事项:
一、防范犯罪分子冒充国家机关实施诈骗
犯罪分子经常利用老年人信息较为闭塞、识别能力不强的弱点,冒充公安、司法、金融监管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联系老年人,发送伪造的国家机关通知、通告、信函等公文,恐吓受害者支付款项。广大消费者应牢记国家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微信办理案件或发送公文,更不会提出“缴纳保证金”“设立安全账户”“通过转账验证身份”等要求,不要轻信骗局。
二、防范犯罪分子冒充电信公司工作人员实施诈骗
犯罪分子利用老年人防范意识较弱的特点,冒充电信公司工作人员联系老年人或者直接上门推销,通过办理非常优惠的套餐、返还话费、代为支付个人贷款购买手机的月还款费用等方式骗取客户钱款。在此,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要提高警惕,注意核实对方身份,对于如果需要贷款或者提供个人详细信息的套餐一定要慎之又慎,必要时可以直接拨打各大电信公司官方客服电话或到营业厅进行核实。
三、防范犯罪分子冒充亲友熟人实施诈骗
骗子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联系老年受害者,虚构亲人遭遇事故急需救助、惹上官司需要赔偿等,哄骗受害者支付款项。老年消费者在遇到上述情况时,要尽快与亲人取得直接联系,核实情况,不要急于转账汇款。
四、防范犯罪分子窃取个人敏感信息
老年消费者在日常生活和消费活动中要提高警惕,随时注意保护个人敏感信息。要防范不法人员以产品促销、团购优惠、健康讲座、投资理财等名目搜集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电话号码等个人敏感信息。在使用网络时不要点击可疑链接,不要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及时关闭可疑的弹出页面,在不能确认安全的情况下绝对不输入账户密码、短信验证码等保密信息。
天上不会掉馅饼,郑州市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对涉及金钱的事,一定要理性分析、多方核验,不要草率做决定,要进一步提高自身防范意识,积极关注防诈反诈信息,了解诈骗典型案例,及时识破骗局,防止遭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