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每条信息都要钱”“花了10多万元,还拿不到联系方式”“要线下见面,先得刷个价值1万元的‘一生一世’”……部分自称“快速脱单”“互助脱单”App通过平台规则“下套”,让交友过程异化为步步“交钱”,不少用户成为被“收割”对象,引发了大量涉嫌“诱导消费”“情感欺诈”的纠纷。
在一切都是快节奏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里的App功能涉及到了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单身人士选择在线上用“脱单App”来帮助解决自己的交友以及婚恋问题。
现如今,在网上搜索交友App,各式各样的“脱单”App广告铺天盖地,宣传口号更是千姿百态。但这些说是能帮助青年解决“急难愁盼”,可以快速脱单的App真的靠谱吗?
“网络一线牵,珍惜这段缘”。但如果这份缘的起始完全跟“真心”无关,充满了各种变异的利益往来,其后续可想而知。
这些“脱单”App打着陌生人交友旗号“打擦边球”,软件里恶俗广告横行,充斥着各种博眼球的头像、短视频,甚至未经许可授权便将其他平台上的短视频拿来当做自身的宣传广告。而用户注册后的体验也是套路满满,平台要么通过宣传“高额返现”“月入过万”,吸引用户“拉人头”。要么一整套“杀猪盘”套餐送上:一开始对你嘘寒问暖、柔情蜜意,等平台的免费虚拟货币用完了,再想被关注发送语音、照片、视频都得充值,钱花完了想线下联系,对方却早就毫无踪影了。这样的平台,这一步步的虚假宣传、诱导消费、情感欺诈,哪是什么“交友”“脱单”App,完全是引诱用户沉沦,让金钱有去无回的怪异黑洞。
如此乱象频出,平台难辞其咎。对于用户大量投诉却无动于衷,这种吃相属实难看,毫无底线。有专家表示,当前大量打着“交友”旗号的平台注册主体都是科技信息公司,经营范围绝大部分没有“婚姻介绍服务”项目。有的平台以此逃避民政部门监管,存在一定的监管盲区。但这决不能成为平台躲避追责的手段,该类平台发布虚假信息,引诱他人进行注册、充值、消费的行为,并将用户资金非法占有,则涉嫌诈骗罪等,消费者完全有理由通过法律手段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当然,提供下载此类App的应用商店运营方也应当进一步承担起应用上架审核和运营监管责任,如App运营涉嫌违法犯罪,应用商店等应积极配合国家网信、公安、工信等部门对相关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处置和坚决打击。相关主管部门也要进一步完善行业标准和监管法规,扫清盲区,做好端口审核把关,充分运用平台“红黑榜”公示制度,进行规范限制,加强监管和惩治,引导网络婚介平台合规运营,净化婚介市场环境。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线上交友到底好不好?每个人对这个问题见仁见智,但真心一定是所有感情交往的基础。单身人士想脱单,没有什么捷径可走,所有感情都是要慢慢来经营方能水到渠成。如果需要借助这些交友平台的话,也一定要擦亮双眼,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