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扫码登录

出口信用保险需加力护外贸

【新闻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日期:2022-01-25】 【阅读次数:1746】 【打印】

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人民币,比2020年增长21.4%,规模与质量稳步提升。与外贸喜人形势相匹配的是同期出口信用保险的抢眼业绩,承保金额8301.7亿美元,同比增长17.9%。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政策性作用更加明显。应该说,去年中国外贸的良好态势与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的保障密不可分。

出口信用保险是国家为推动本国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收汇安全制定的一项政策性保险业务,属于国际惯例。虽然我国出口信用保险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并不缓慢。自2015年起,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总承保规模和主要险种规模一直在国际官方同业机构(ECA)中排名第一,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保持领先。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年度承保金额连续跨上4000亿美元、5000亿美元、6000亿美元台阶,业务基本覆盖了所有国家和地区。

出口信用保险有如此强大的保障能力缘于国家政策的鼎力支持。不仅出口信用保险被纳入了外贸法,而且从2015年开始,《政府工作报告》已连续七年明确提及“出口信用保险”相关内容。特别是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作出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一路的政策绿灯,使得出口信用保险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出稳外贸的重要作用。

不过,需要看到的是,当前中国外贸发展仍然面临着国际贸易摩擦、疫情反复、物流紧张等诸多错综复杂的挑战。要进一步发挥稳外贸的作用,出口信用保险还需加快提升政策保障水准和高质量服务能力,以更有效地服务国家战略和精准支持企业发展。这不仅是摆在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承担者——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面前的大课题,也是摆在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制定和监管部门面前的大课题。

对监管部门来说,宏观层面向好的政策环境,还需配套操作性强、科学合理的落实措施。由于出口信用保险属于政策性保险制度,其保障更多地体现在大型外贸项目上,比如大型成套设备出口,“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大型海外投资项目等。这些项目的合同条款复杂、融资金额巨大、执行期长,信用风险很高。如何通过制度进行有效监管,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发生率,是对监管者创新力和应变力的一种考量。尤其是面对近年来复杂多变的海外市场和更迭升级的外贸交易方式,监管者务必要扩大视野,深刻洞悉外贸市场变化,并不断更新监管手段。

对中国信保来说,则需要做出更多的创新设计,比如如何与银行合作,给企业带来融资便利。疫情之后,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经营成本增加、资金周转紧张,虽然中国信保加大了贸易融资力度,但相比外贸企业需求还远远不够,银保深度合作创新显得更为迫切。又比如亟待围绕内外贸一体化、供应链一体化、服贸货贸一体化等进行承保政策创新,支持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和水平等。

稳外贸是一项长期的保障任务,只有紧贴国际市场,高质量服务企业,出口信用保险才可能更好担起护航外贸的政策使命。

分享到:
分享
信用查询
企业专用
信用报告
异议处理
信用修复
微信公众号
智能服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