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操纵“粉丝”,制造出直播间里的人气?近日,杭州互联网法院公布的一起判决书,揭露了数据造假和流量造假的秘密。
据报道,被告A公司是一款直播场控软件的服务提供者,通过该软件能够集中控制大量手机,批量使用“快手”账号对指定直播间进行点赞、送礼物、评论、关注等操作。判决书显示:被告A公司通过该软件帮助快手主播对其直播关注数、粉丝数、点赞量及评论次数等进行虚假宣传,使消费者受到明显误导,对虚构数据及用户评价产生错误认知,损害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法院认定被告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责令其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并赔偿损失100万元。
流量为王的时代,得流量者得天下。流量大,数据漂亮,就意味着金钱滚滚而来。早期的数据造假,还只是在娱乐圈大行其道,近年来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兴旺的直播行业,俨然成了数据造假的重灾区。
对很多主播来说,一个残酷的现实是:薇娅、李佳琦、辛巴和罗永浩等头部主播,占据了绝大多数市场份额。于是,造假成了一些主播的生存方式。网络主播通过购买软件服务,增加围观人数、评论数、点赞数,这些人气数据都可以明码标价购买获得。如此一来,一个实际观看不到百人的直播间,可以瞬间变成数十万粉丝聚集的火爆直播间。杭州的这起案件就充分说明:你看到的某主播的百万人气,很可能是买来的,漂亮的数据是刷出来的。
涨粉丝、买好评、刷流量,每一样都要花钱,这钱不会白花,就像做生意的成本投入,最后会有丰厚回报。但是,这种靠数据造假刷出来的人气,危害是显而易见的。真实数据是互联网经济赖以生存的基础,如果数据失实、失真,误导消费者,不仅会冲击市场的正常经营行为,导致劣币驱逐良币,最终还会损害消费者权益,破坏平台的公信力。
数据造假为何能大行其道?无非获利丰厚,而违法成本低。因此,斩断数据造假的灰色利益链,仅仅靠揭露是不够的,还要像杭州的做法那样,高高举起法治的利剑,让造假者付出惨痛的代价,为其刷流量的行为买单,从而有效遏制流量作弊、数据注水的冲动,从根本上铲除这一乱象的生存土壤。
与此同时,数据造假手段日新月异,对互联网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诚如杭州案件主审法官所言:应当进一步依法加大规制力度。唯有用好法律,提高平台责任意识,破除“唯数据论”,才能斩断流量造假之手,让诸多利益相关方不被虚假流量捆绑,还互联网生态以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