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扫码登录

真假支教透出“信”危机

【新闻来源:光明网】 【发布日期:2021-09-28】 【阅读次数:1510】 【打印】

近日,一位“连续10年去湘西支教”的海归女硕士被质疑作秀——在海外名校留学的同时,“支教足迹遍布湖南、江西、贵州、陕西等地24所偏远山区学校,前后帮助过2000多名山区孩子”。不仅如此,她还创办公司,其中一个业务是普通人只要交费5000元/4天,就“可以变身成为公益大使!”

海归女硕士是否作秀,尚待进一步调查挖掘,但由此引发对真假支教的讨论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真问题。

支教是个好政策,是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下的调节和找补措施。教育部门启动相应制度,力图通过大学生下乡支教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扭转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态势,以推进全社会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从微观看,大学生在支教过程中,见到了一个更为真实的社会,同时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增加了社会阅历;贫困地区的学生借由支教打开了认识世界的另一扇大门,也弥补了他们在日常课堂中较少涉及的知识。

然而,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实现各种各样的目的,打上了支教的主意。一些国外的大学看重学生社会活动经历,尤其是公益性的社会活动,而国内的一些高校也把支教经历作为各种评比或保研的判断标准。于是,“敏锐”的商家马上看到了这其中的商机,收取费用帮助申请者“包装”出山区支教的经历。一些人把支教经历漂漂亮亮地装饰在自己的简历上,来叩开名校之门。

还有人利用支教可以迅速博人好感的公益属性,蜻蜓点水,“每年暑假一星期,每天上课一小时,修图宣传六小时”,由此给自己贴上某种标签,立下某种人设,吸引流量,方便用来变现。凡此种种偏离轨道的“支教”不仅对真正有心于乡村教育的人是一种伤害,更在某种程度上败坏了“支教”本身的名声。

不仅是所谓“支教”,类似将公益做成生意的事,并不罕见。无论是一些平台推出的公益筹款、还是打着扶贫旗号直播带货,一些人在“公益”的舞台上如鱼得水,赚取个人名声,在社交、公共场域和资本市场游刃有余,赚得盆满钵满。

慈善也好,公益也罢,都是“易碎品”,稍有不慎,就可致其损毁,因此,其健康发展既需要政策、法律、制度的保障,也需要公民的自觉呵护。一旦选择献身这种事业,就必须遵从它热情仁爱、扶危济困的属性,悉心守护公众爱人及人、守望相助的精神。

疏于监管,挤占宝贵的爱心资源;急功近利,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反而得不到帮助。这些,都是对爱心、对慈善、对社会互信的严重伤害。那些把公益作为自己履历的光鲜背板,身在背板前,心在社媒上的人,是时候停止作秀了。

分享到:
分享
信用查询
企业专用
信用报告
异议处理
信用修复
微信公众号
智能服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