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适老版

为积极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推行精细化城市管理,逐步消除城市“空中蜘蛛网”和“黑色污染”,净化城市空间,改善城市面貌,保障城市运行安全,经市政府研究同意,从2018年开始,集中利用三年时间,开展中心城区架空线整治和入地工作。

根据(2018-2020)三年行动计划目标,到2020年底已全部完成57条主次干道和170条支路街巷的架空线整治和入地工程建设任务。共建成电力通道约154公里、弱电通道约64公里,设置各类箱式变压器19个,设置地埋变压器1个,路面修复约353400平方米,新建配电房87座。完成弱电清线约1450公里、供电清线约120公里,拔除立杆约2450根。中心城区主次干道架空线入地率由52%提升到77%,支路街巷架空线入地率从零开始提升到约20%

姑苏区对支路街巷采用了成片区域架空线整治和入地工作方案,先后实施了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片区、大公园片区、拙政园片区、北寺塔片区等工程,结合架空线整治和入地工程,供电部门通过网格化建设,打造具有苏州特色的古城区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示范区,实现网格内中压故障100%全自愈,低压故障100%精准定位,计划检修100%。结合工程实施,还协助运营商完成数十处5G机房建设,同步实施了燃气、雨水、给水等管线改造。

在已完成架空线整治和入地路段,城市天际线进一步敞亮,城市面貌、人居环境得到新的提升,消除了城市运行安全隐患,保障了城市高质量发展。

  • 统筹规划,规范指引
  • 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 整治存量,严控增量
  • 政府主导,企业协同
  •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总体要求,结合管线综合规划和相关行业专业规划,统筹考虑电力、通信管网与附属设施及其它地下管线的需求、发展,制定架空线整治和入地规划实施方案和工作导则,总体指导、规范实施架空线整治和入地工作。制定梳理整治和长效管理工作标准,确保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 以姑苏区为实施范围,重点整治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以及城市窗口地区、历史街区、重要景区、核心商贸区等对市容环境影响较大的区域。在摸清地上架空线、地下管位通道等现状的基础上,对不同区域、路段进行分类,合理确定整治规模,制定整治入地工作年度计划,集中整治一批、项目带动一批、梳理规范一批,多管齐下,分期实施,有序推进。

  • 采取入地改造和梳理清理相结合,多措并举,对现有存量架空线进行全面整治。主次干道、支路街巷有条件的必须入地,条件不允许、不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的区域以整治梳理为主,全面清除废线、废杆,净化城市空间。在中心城区范围内,今后城建项目凡是涉及架空线的必须同步开展项目范围内的架空线整治入地工作,新建道路管线配套必须安排在地下,不得立杆架线。充分利用城市道路扩建、改建、大修及各类项目实施的机会,逐步消除现有架空线。原则上中心城区范围内的市政道路不得新设置架空杆线,如有特殊需求的,应报专题研究同意。

  • 架空线整治和入地工作由政府主导,管线权属单位协同实施。市政府成立架空线整治和入地工作指挥部,总体部署,统筹协调推进架空线整治和入地事宜;市、区两级分工合作,牵头部门组织协调;市相关部门、属地政府、单位共同支持配合;各管线权属单位做好自有管线的架空线整治和入地工作。

2018年为启动年,制订架空线整治和入地规划实施方案和工作导则,明确架空线整治和入地工作任务,启动首批干道及街巷架空线整治和入地工作。

2019年到2020年,按照年度实施计划,全面开展主次干道、支路街巷架空线整治和入地工作,实现中心城区架空线整治和入地率达标。

  • 加强部门联动
  • 系统规划推进
  • 分批组织实施
  • 加大资源整合
  • 简化审批流程
  • 市政府成立市中心城区架空线整治和入地工程建设指挥部,分管副市长任总指挥,分管副秘书长、市城管局局长、姑苏区分管副区长任副总指挥。指挥部设立办公室,相关单位抽调专人集中办公,并建立工作例会制度、项目联审会办机制。

    姑苏区设立区级工程建设指挥部,具体组织落实支路街巷架空线整治梳理和入地工作。

    在市指挥部统一领导下,主次干道架空线整治和入地工作由市城管局牵头组织实施;支路街巷架空线整治和入地工作由姑苏区政府组织实施;涉及片区整治、城建项目、环境综合整治等单列项目的,由项目建设方负责实施;供电公司和各通信管线单位负责自有管线的入地施工和梳理等其他相关工作;涉及地下通道、配电房开闭所规划选址需要征地用房的,姑苏区政府组织属地力量积极协助解决,有关政府部门及公共企事业单位积极支持、全力配合。

  • 中心城区需要实施架空线整治入地的道路路段大多位于城市中心,交通繁忙,地下管线错综复杂,空间十分狭小,工程给周边市民也会带来短期出行和生活影响。实施过程中,市城管局千方百计开辟临时停车场地,配合交警部门反复研究完善交通导改方案,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向市民做好解释宣传工作。为提高架空线整治入地工程的经济性和可实施性,与重大项目、道路工程等相结合,按照聚焦重点、效益突出和统筹实施的原则设定整治重点地区。对市容景观影响较大、空中视觉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和路段,借助城区功能转型和城市更新为架空线整治提供契机,聚焦近期重点发展地区和示范区域,集中连片开展架空线整治入地工作。对风貌保护区、旅游风景区、重要场馆、交通枢纽等,优先考虑实施架空线整治入地,突出整治效益,提高整体显示度。

  • 架空线整治入地综合考虑电力信息架空线入地、杆件归并、道路修复等基础上,“一路一案”进行方案设计和施工规划。在方案的实施上,以集中整治为主,结合道路改造大修、片区整治、城建项目等分期实施架空线整治和入地。对确实不具备入地条件的主次干道、支路街巷,重点对存量杆、线进行梳理清理,清除废线、废杆、冗余盘留线圈,做到标示清晰、线路走向规范、整齐、有序。

  • 充分整合、集约高效利用城市空间资源,根据中心城区道路特点,以集约化管沟、排管等多种形式实施。开展供电开闭所与“变配”设施小型化、探索试验全地埋变等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和运用工作,提升工作效能。对中心城区重点区域的道路,结合架空线整治和入地进行道路、井盖、交通设施等综合整治提升,避免重复建设。

  • 整治入地过程中涉及立项、资金、用地、规划、建设、开挖、占绿等审批许可环节,尽量采用分批打包、会办会审、集中办理等方式,精简审批手续,简化流程环节,压缩审批时间,为整治工作顺利实施提供保障。在资金保障方面,主次干道(市管道路)架空线整治和入地费用由市财政承担;支路街巷(区管道路)架空线整治和入地费用由市、区财政按比例分担;涉及片区整治、城建大项目、环境综合整治等单列项目的架空线整治由建设方按照整治和入地实施计划排定当年预算后向同级财政申请;管线施工费用(包括管线材料、附属设备及工程施工费、杆线梳理费用等)原则上由各管线单位列入本单位年度项目预算,政府给予适当补贴的方法,加大资金投入,保证了架空线整治入地工作顺利推进。

  • 锦帆路
  • 桃花坞大街
  • 西环路
  • 濂溪坊
  • 东升里
  • 锦帆路整治前

    锦帆路整治后

  • 桃花坞大街整治前

    桃花坞大街整治后

  • 西环路整治前

    西环路整治后

  • 濂溪坊整治前

    濂溪坊整治后

  • 东升里整治前

    东升里整治后

Baidu
map